词条 | 中国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者:牛慧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丛书名: 影视文化全息书丛 平装: 28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65700255 条形码: 9787565700255 产品尺寸及重量: 23.2 x 17.2 x 2 cm ; 458 g 内容简介《中国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研究》内容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的关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互动形态,全书试图穿越屏幕表象,拨开层层迷雾,去揭示其背后的运作机制和暗藏的万千玄机。全书首次运用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基本方法,以电视策划、电视嘉宾和电视讲坛类节目主讲人为主要的共时互动形态,准确选取知识分子介入电视媒体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别有新意地解读了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的异化成因和表征,深入剖析每一种形态所表现出的社会背景和模式动因,构建并展望了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良性互动的前景。《中国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研究》从学理层面,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理解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互动的新视角、添补了知识分子“触电”现象学术研究的一个空白。 编辑推荐《中国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分子“触电”,到了9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 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的互动既取决于识分子的看我选择,也取决于大众传媒的筛选。 二者的角力构成了知识分子的媒介镜像。 《中国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研究》着力呈现丁知识分子与电媒体互动关系的图谱。 剖析了影响二者良性互动的动因,前瞻r构建二者富有专业精神的合作态势。 作者简介牛慧清,新闻传播学博士,现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新闻部主任。研究领域涉及新闻理论、电视新闻实务、纪录片、新闻发言人实务、危机传播和跨文化传播等。先后在《现代传播》、《中国电视》、《南方电视学刊》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并参与《重大事件新闻报道》《国家形象构建》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应邀出席世界华人传播学学术研讨会(2007年);曾赴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等地开展学术交流与访问。具有多年电视一线采编工作经验,曾拍摄多部纪录片、专题片及新闻作品,其中消息《大兴乡大兴科技姻缘》、《意见箱挂进互联网》、《世纪寄语》,系列报道《救救王生》和新闻评论《南村调查》等多部作品获得全国及省级电视新闻评选一等奖。 目录绪论/1 一、问题的缘起/1 二、研究时段/6 三、文献综述/7 四、创新性和难度/16 五、研究方法/18 六、基本框架/19 第一章 关键词研究/21 第一节 社会转型/21 第二节 知识分子/30 第三节 电视媒体/44 第四节 电视受众/54 第二章 动力机制/58 第一节 知识分子介入电视媒体的必然性阐释/59 第二节 知识分子介入电视媒体的心态探源/70 第三章 互动模式/93 第一节 知识分子介入电视媒体的历时主导模式/93 第二节 知识分子介入电视媒体的共时主导模式/100 第四章 异化趋势/152 第一节 知识分子介入电视媒体的环境分析/153 第二节 知识分子与电视媒体关系的异化表征/176 第五章 良性互动/189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自我救赎/190 第二节 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205 研究结论与反思/218 附录一 知识分子的访谈/223 附录二 电视从业者的访谈/244 附录三 《开坛》与《世纪大讲堂》节目播出表/262 附录四 《百家讲坛》造星流程图/268 参考文献/270 后记/27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