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陶东风,和磊 著 丛 书 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30年丛书 出 版 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72186出版时间:2008-10-01 版 次:1 页 数:394 装 帧:平装 开 本:16开 所属分类:图书 > 文学 > 文学理论 内容简介《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对新时期30年中国文学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主要以文学思潮为线索,把文学创作、文学理论、文化批评等串联起来,把新时期主要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和深刻的评述。举凡比较重要的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和文学论争,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文学的自主性、朦胧诗、“现代派”论争、寻根文学、先锋实验文学、新写实小说、痞子文学、“人文精神”大讨论、道德理想主义思潮、新生代作家、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80后写作、大话文学、玄幻文学等,均在《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中得到了中肯和深入的分析。《中国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是了解新时期中国文学的重要作品,是当代中国文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目录导论从精英化到去精英化 ——新时期文学30年扫描 一 八 十 年代文学活动的精英化 二 精英化的两个阶段 三 文学/文化活动的去精英化 四 痞子文学:去精英化的始作俑者 五 网络和文学的去精英化 六 文化偶像的“祛魅”与“大学精神”的改写 七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文学性的扩散和文学的去精英化 八 经典的消费化、大话文学与文学的去精英化 九 众声喧哗背后的无聊及其社会根源 第一章 拨乱反正与人道主义的复归 一 拨乱反正与为文艺正名 二 人道主义及其争论 三 关于异化问题 第二章 心灵的伤痕与历史的反思 一 伤痕文学 二 反思文学 三 改革文学 第三章 向内转与文学自主性的回归 一 文学主体性的论争 二 文学“向内转”的讨论 三 “20世纪中国文学”与重写文学史 四 关于“纯文学”的讨论 第四章 从朦胧诗到新生代诗 一 朦胧诗 二 新生代诗 第五章 现代主义思潮(上):现代派小说 一 西方现代主义的译介 二 现代派手法的初步实践 三 现代派小说 四 现代派与伪现代派之争 第六章 现代主义思潮(下):先锋文学 一 先锋小说的出现与命名 二 先锋小说的叙事圈套 三 先锋小说的主题表达 四 先锋文学的终结与转向 五 先锋戏剧 第七章 寻根文学 一 寻根文学的兴起与讨论 二 寻根文学兴起的背景 三 寻根文学之寻“根” 第八章 新写实小说 一 新写实小说的兴起与讨论 二 新写实小说兴起的原因 三 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四 结语 第九章 王朔与“痞子文学” 一 “王朔现象”的出现及其论争 二 王朔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颠覆力量 三 王朔小说的文化虚无主义与反智主义倾向 四 王朔小说出现与走红的社会文化语境 五 王朔小说的意义与缺陷 第十章 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的论争 一 “人文精神”的出场语境 二 作为“世俗精神”对立面的“人文精神” 三 世俗化在中国的历史意义 四 世俗化在中国特殊语境中的畸变 第十一章 女性写作:从私人化写作到身体写作 一 私人化写作与走向幽闭的身体 二 “美女作家”与所谓“身体写作” 三 《遗情书》:走向纯粹娱乐化的身体 第十二章 大话文学与经典消费思潮 一 话题的缘起与概念的厘定 二 大话文学的文体特征与快感类型 三 对权威的嘲弄与颠覆 四 众说纷纭话“大话” 五 大话文学与犬儒主义 附录一 种特殊的大话文学类型 第十三章 青春文学、盗墓文学与玄幻文学 ——“80后写作”举要 一 80后的出场与命名 二 青春文学 三 玄幻文学 四 盗墓文学 后记 前言发展初期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但后来由于没有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体制和机制逐步僵化,导致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至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严重的困难。而在此同时,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抓住新技术革命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自己的体制和政策,缓解社会矛盾,表现出稳定和快速发展的势头。 另一方面,从国内背景来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遭遇了极大的挫折。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后,极大地发展了经济社会等项事业,但也走了弯路,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失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度停滞,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性挑战和压力。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