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新媒体人:变脸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中国新一代职业媒体人口述实录:变脸 作 者:熊蕾,朱迪·波罗鲍姆出 版 社:新华出版社 页 数:171 字 数:200000 印刷时间:2009-5-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501188017 包 装:平装 定 价:25元 内容简介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书。我们只是希望从一个侧面给愿意了解中国的海外读者,展示一些真实的状况。平心而论,从一些美国读者的反馈看,这本书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几乎所有看过此书的美国人,都惊异于这些中国记者对新闻人职业素养的意识。其实我们的问题并没有直截了当地点出这个问题,在访谈中也没有刻意引导受访者谈这方面的问题。多位访谈者是自然而然地谈起新闻人的职业素养的。 从他们对这个问题看似不经意的谈话中,美国开放社会研究所所长阿莱·奈尔敏锐地看到:虽然大多数中国记者如其他任何国家一样,是在按部就班地工作,但是其中"肯定有成百上千的人洋溢着职业主义精神,所以他们不是简单地重复提供给他们的信息,而是想方设法核对其准确性,追求新闻可能被忽略的各个方面,甚至可能主动发掘报道"。 2008年5月,熊蕾和美国爱奥瓦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朱迪·波罗鲍姆合著的一本书,在美国出版了。这就是关于中国新闻界变化的口述实录——《中国墨水:中国新闻界变脸》(China Ink: The Changing Face of Chinese Journalism)。本书中文版的书名为《变脸——中国新一代职业媒体人口述实录》。这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书。我们只是希望从一个侧面给愿意了解中国的海外读者,展示一些真实的状况。平心而论,从那些美国读者的反馈看,这本书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编辑推荐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进程中,传媒业的发展不仅扩大着信息传播的时空维度,而且作用着社会的变革。今天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直接推进了公共知情范围的扩大、公共表达空间的拓展、公众监督权利的加强和公众协商机制的完善,进而推进着整个公民社会的建造,推进着中国的文明进程。如何将今天的新闻教育与新闻传播的生动实践相结合,与深刻改变着新闻传播形态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与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进程相结合,是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践给予我们的一一个重要的经验启迪就是要坚持开放,不断变革,自主创新。我们越是开放,我们就越能汲取强大自身的大千世界的能量;我们越是变革,我们就越能突破旧式束缚赢得全新的发展;我们越是创新,我们就越能够享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创造,拥有属于我们的美好未来。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常务副院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作者简介熊蕾,原新华社高级编辑,曾在新华社从事中国新闻对外报道25年。与他人合作主持编辑过《形形色色的中国人》、《变革中的中国妇女和儿童》和《中国环境透视》等英文图书,译著有《吉姆爷》、《音乐教育的哲学》。现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新闻系客座教授,兼做一些新闻评论。 目录序言 前言 因为事实在那里 记者永远不是故事的主角 让人们把心扉向你敞开 媒体自我人格的形成刚刚开始 抗拒新闻的易碎 兴趣能带人走一千里 新闻是一个有理想的行业 记者不是工作,是生活 新闻是一个停不下来的职业 你必须有一颗爱心 我对群众体育报道非常有感情 快乐幸福每一天 每天的时间都不是自己的 记者不可能比公众知道得多 看出那些标志性事件赶紧做 最大的挑战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打捞和保留历史的细节 真诚的决斗 致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