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新论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新论 作 者:吴秀亮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7月1日 ISBN: 9787010090160 开本: 16开 定价: 29.00元 内容简介《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新论》内容简介:萌芽于上个世纪之交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它的每一次大的突破都或隐或显地启迪着创作界。同样,百年小说发展遇到的每一次挑战,都迫使人们禁不住地向现代小说之路重新发起追问。如今,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类型的小说,在本世纪之交面临新的困惑。在如日中天的通俗小说与通俗文化驱逼下,高雅小说乃至整个高雅文化何去何从,已成为学术界颇为关注的话题。鉴于此,《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新论》试图从文化的雅俗问题这一视角入手,重新考察现代小说发展历程,旨在从一个侧面深化对现代小说、文学与文化的认识;同时,在此基础上,也对“雅俗共赏”这一基本文化艺术观念重新作出解释,试图在新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下,对小说乃至文化艺术雅俗发展之路提供历史的与理性的参照。因此,该课题的选择,一方面立足于现代小说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另一方面也考虑到当今小说及文化艺术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作者简介吴秀亮,男,1968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兰溪市。1996年7月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 图书目录引言 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与文化的雅俗视角 第一章 “五四”文化转型与现代雅俗小说并存格局的生成 第一节 “五四”文化转型与现代高雅小说的崛起 第二节 “五四”文化转型与通俗小说的现代性转化 第三节 “五四”雅俗小说并存格局的历史形态与演进 第四节 “五四”文化雅俗结构的转型与小说雅俗并存格局的现代型品格 第二章 现代雅俗小说的关系结构 第一节 现代雅俗小说的理论界说 第二节 现代雅俗小说的关系结构 第三节 现代雅俗小说关系结构的文学史意义 第四节 现代雅俗小说关系结构形成与消解的动力机制 第三章 现代高雅小说对通俗小说艺术的潜在影响 第一节 “五四”初期阶段读者与文化市场双重中介的重要影响 第二节 “五四”中期阶段审美趣味与艺术形式的明显渗透 第三节 “五四”后期阶段文化重心转移与文化意识熏陶的驱逼作用 第四节 “五四”后高雅小说艺术对通俗小说的潜在作用 第五节 现代高雅小说对通俗小说艺术潜在影响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 现代通俗小说对高雅小说艺术的潜在影响 第一节 “五四”通俗小说作为高雅小说创作的催化剂与腐蚀品 第二节 “五四”后通俗小说对政治式写作的形式渗透 第三节 “五四”后通俗小说对“海派”小说类型变迁的催化 第四节 “五四”后通俗小说对自由式高雅化写作的艺术影响 第五节 现代通俗小说对高雅小说艺术潜在影响的一般规律 第五章 小说雅俗类型的典型分析 第一节 纯粹雅化的鲁迅 第二节 化俗为雅的郁达夫、茅盾及巴金 第三节 俗中见雅的张爱玲 第四节 雅俗合一的赵树理 第六章 徘徊于雅俗之间——世纪末中国小说的雅俗现象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小说的雅俗嬗变 第二节 百年中国小说雅俗历程的文化反思 后记 朝花夕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