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文物大辞典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 主编出 版 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 字 数: 3200000 版 次: 1 页 数: 全2册 印刷时间: 2008-5-1 开 本: 大16开 印 次: 1 纸 张: 铜版纸 I S B N : 9787802116115 包 装: 精装 编辑推荐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物收藏成为热门,各种文物研究、收藏、鉴赏的图书也大量涌现。然而,迄今还没有一部能够涵盖中国文物全貌且融系统性、权威性、知识性、实用性、鉴赏性于一体的大型工具书。有鉴于此,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组织全国文物机构、博物馆、考古所的各个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历时五年,共同撰写完成了一部图文并茂的鸿篇巨制《中国文物大辞典》。全书共收录16400条辞条,计230余万字、彩图3300余幅,是目前首部大型的彩图版文物类工具书。 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组织全国文物机构、博物馆、考古所的各学科知名专家、学者历时五年完成的一部涵盖中国文物全貌且融系统性、权威性、知识性、实用性、鉴赏性于一体的大型工具书。全书共收录词条16400条,计228万余字、彩图3300余幅。 本书收录的词条包括四大系列:一是中国文物、考古各个学科和门类的相关基础知识;二是从全国各地选录可移动文物(馆藏文物)中的一级文物,其中包括部分流藏海外的著名中国文物;三是选录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少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是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重大考古发现和历年被评为十大考古发现的项目。 本书的编纂者以文物专家为核心,特邀罗哲文、谢辰生、彭卿云、史树青、杨伯达、耿宝吕、杨新等全国最著名的文物学家担任总顾问,特邀在全国文物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学术领头人单国强、叶佩兰、周南泉、李久芳、宗凤英、胡德生等分别担任各学科的学术顾问,参加撰稿的作者也都是业界的中坚学者。 本书作为大规模跨学科研究的基础性工具书,以贴近广大读者为宗旨,突出实用性,多层面、多角度地解析文物知识,使之成为一座内容丰富多彩的文物知识库。由于内容繁杂,本书以文物的类别为主线,按照系统编排。全书共收录玉器、陶瓷、青铜器(包括铁器)、金银器、工艺、绘画、书法、建筑、考古等共18大类;每类中又根据词条的性质分为总类、器类、部件、工艺,遗址、人物、代表作等类别。 目录序 凡例 目录 上册 A 玉器 B 陶瓷 C 青铜器 铁器 D 绘画 E 书法 F 文具 G 服饰 H 织绣 I 漆器 下册 J 家具 K 金银器 L 工艺 珐琅 牙角骨器 料器 鼻烟壶 竹木雕刻 钟表 货币 M 雕塑 N 砖石器 砖 瓦 石器 O 纹饰 P 建筑 Q 考古 R 名匠·著述 正文 笔画索引 附录1:中国历代文物发展大事记 附录2:中国历史年表 书摘插图A 玉器 总类 【玉器】也称“玉雕”。玉制的器物。玉器的出现,是漫长的石器时代人类以石为工具的生产实践的结果,是石器的衍生物。在旧石器时期至新石器初期,石玉不分,皆用来制作工具和武器。新石器早期开始,玉器逐渐从实用工具中分离出来,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出现了象征权力、财富或与祭祀、崇拜和佩玩有关的专用品。商代已用玉制作出大量礼仪用具和各种佩饰,并将人、鬼神的形象刻在玉器上。周代则将玉器人格化,作为君子的象征。最晚到汉代,人们开始认识到玉的特性,并写下了最早的诠释。中国的玉器,自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查海文化出现开始,绵延发展了8000余年,这种情况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未曾有过。因此,从文化内涵上说,玉器也是当今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先秦史的重要资料。现在,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地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甘肃、新疆、辽宁等。 【中国古代制玉地点】这是随时代而变的概念。新石器时代的制玉地点在太湖周围及长江下游诸新石器文化区域,如长江中游的湖北、四川诸文化区域,黄河中下游及辽河流域诸文化区域。商代及以后,玉器制作渐盛,历代古都所在地成为琢玉中心,如殷商时期的安阳,西周时期的陕西,春秋战国时的各诸侯国,秦汉的西安、洛阳,唐至明代的都城西安、北京、开封、杭州,清代以北京为琢玉中心,苏州、扬州、新疆、西藏、天津、广州也有琢玉业。 【玉雕】用现代概念对古玉器的称谓。实际上玉器不能用雕的方法制作,而要用“如琢如磨”法完成,从这点说,称玉器为玉雕并不妥当。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