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铁路客车
释义

中国铁路客车根据用途的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硬座车、软座车、硬卧车、软卧车、行李车、餐车。此外,某些特别用途的车辆,如试验车、公务车等,因为同样采用客车结构,按官方分类也属于客车中“其他车”的类别。各种类型的客车车厢都拥有特定的代号和编码范围。

至2006年底,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达到4.26万辆,其中空调客车2.30万辆,占客车总数的53.9%。预计到2012年,中国铁路技术装备将基本实现现代化,除了大量投入运营动车组外,普通空调客车占客车保有量的66%以上。

车种代号及编号

车种代码

车种 代码 车种 代码

软座车 RZ 硬座车 YZ

特等/一等/二等软座车 RZT/RZ1/RZ2 双层软座行李车 SRZX

软座行李车 RZX 软卧硬卧车 RYW

软卧车 RW 硬卧车 YW

双层硬座车 SYZ 双层软座车 SRZ

双层硬卧车 SYW 双层软卧车 SRW

餐车 CA 双层餐车 SCA

行李车 XL 空调发电车 KD

邮政车 UZ 公务车 GW

维修车 WX 试验车 SY

轨道检查车 DJ 特种车 TZ

客车编号

车种 国铁编码范围 地方合资铁路编码范围

合造车 100000~109999 001000~009999

软座车 110000~199999 010000~019999

行李车 200000~299999 020000~029999

硬座车 300000~499999 030000~049999

软卧车 500000~599999 050000~059999

硬卧车 600000~799999 060000~079999

餐车 800000~899999 080000~089999

其他车 900000~999999 090000~099999

发展

中国铁路21型客车

21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一代主型客车,1953年开始生产,1961年停止生产。车长21.9745 m,车宽3.0045 m,车体为全钢铆接焊接组合结构,采用均衡梁导框式转向架,构造速度80~100km/h,车辆自重48/45t。硬座车原设计 2+2座位布局,定员88名。1955年改为 2+3座位布局,定员增至108名。1957年再次进行减轻自重的设计改进,将车体结构改为焊接,侧墙带压筋,车辆自重降至43/39t。21型硬卧车为三层卧铺布局,定员54人,铺位较宽,但中铺较低,自1958年就停止生产,被YW22型取代。

中国铁路22型客车

22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二代主型客车,1959年开始生产,1994年停止生产。车体长23.6m,车宽3.105m,车体为有中梁薄壁筒体全钢焊接结构。在钢骨架外焊有金属板,形成一个封闭壳体,俗称薄壁筒型结构车体;为增加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壳体内采用了墙板压筋方式,形成整体承载。采用无导框转向架,构造速度120km/h。硬座车为 2+3座位布局,定员120名,座位之间设有固定式茶桌。1961年将取暖方式改为大气压式,定员增加到122名,即YZ23型。1962年,对22、23型车重新修改设计,将23型定员又改为120名。1970年对车内造型及部分结构又作了较大的设计改进,仍采用独立取暖房,定员改为116名。1957年首批22型硬卧车有9个各容纳6个卧铺(两层睡铺带边铺)及一个可容纳四个卧铺(两层睡铺不带边铺)的敞开式单间。1958年改为9个各容纳8个卧铺(三层睡铺带边铺)及一个可容纳5个卧铺(三层睡铺带边铺)的敞开式单间。1966年后,改为10个敞开式单间,每间三层半软席卧铺两组。取消了边铺,改为18个活动座椅和10个活动小茶桌,并将厕所与洗脸间分开。

22A、22B、22C 是22型客车改型,区别主要在车体的材质上。

22A型是长春轨道客车生产的,车体结构广泛采用耐候钢,并在车厢平面布置上和内部装修上有较大改进,获得国家优质奖。

22B型是在22型原型(碳素结构钢)以及改进22A型客车的基础上车体结构广泛采用耐候钢。

18、19、23、31型也为22型系列的车型:

18型、19型是用于国际联运的客车,构造速度为140~160km/h。

19型是高级卧铺包厢客车。

31型是市郊用车,只有YZ31型硬座车一种,其座位布局跟地铁相若,为打直座位,以企位为主。

23型(不包括CA)的车厢取暖方式为大气压式蒸汽取暖。

23型餐车是由22型餐车不合理的平面结构改进而成的,取消了通过台。

中国铁路24型客车

24型客车1980年代由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制造。车体结构沿用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标准国际联运列车的客车尺寸,采用211型转向架,车种有为软座车和软卧车。 另外,1960年代试制,用于广深铁路的空调客车列车组,当时车型称“RZ24型”。

中国铁路25型客车

25型客车是中国铁路第三代主型客车。25型客车最初自1967年开始试制,车长25.5米。1978~1985年铁道部制定科技规划中要求研制车长25.5米客车。1986年由铁道部下达25.5米新型空调客车的研制要求。25型客车除基本车型外还有双层客车。这种客车结构上的特点有:低合金钢结构的车体为无中粱薄壁筒形整体承载结构,侧墙为平板无压筋结构。定员较多,构造速度较高,集中供电,各车均有车顶单元式空调装置和电热装置。采用用低噪声、耐磨耗风挡,安装铝合金单元车窗,端门为自动门,行李架采用板式结构铝型材制造。 此后,1987年开始利用国外技术制造25.5米集中供电空调客车。自1990年代开始,根据客车升级换代的要求相继研制车长25.5米的25型系列客车。

25型双层客车于1989年起投入上海—南京间运营。硬座车定员186席,比25型硬座车多58席,软座车110席,比25型软座车多30席;车体长仍为25.5m,宽3.105m,高4.75m,车底面距轨面高度为0.25m;采用空气弹簧悬挂和盘形制动装置的转向架。双层客车客室分上、下两层,两端为单层(即中层),中层设置乘务员室和厕所及其他辅助室,上、下层与中层之间设有扶梯。此外,还研制了中长途双层卧车。

25型客车是中国第一代车长25.5米的试制性铁路客车。

25A型客车是通过国际招标中标后一次性生产的集中供电空调客车,与英国和日本的公司合作试制。一共168辆客车,也称“168”客车。这批客车限定区间为北京以南,构造速度为140km/h。采用进口高档材料和设备,制造成本比较高。

25B型客车是基于25A型客车基础上升级换代的普通客车,除软卧车、餐车安装本车柴油发电机供电空调外,其余车种无空调。

25G型客车是升级换代集中供电空调客车,25A型空调客车国产化改进型,技术条件与25A型相同,降低了生产成本。

25Z型准高速客车为运行于广深准高速铁路线上研制,设计时速为160km/h,最高试验速度达183km/h。是中国铁路第一代准高速客车。主要用于中短途城际特快列车。

25K型客车为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开始开行的特快列车车体。是基于25Z型准高速客车的研制经验设计。

25T型客车为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开始开行的直达特快列车车体。是25K型快速客车的后续型号。由庞巴迪公司提供技术并授权四方-庞巴迪-鲍尔公司(BSP)研发量产,定型后由其他国内客车车辆厂国产化。

RW19T、RW19K等是高级软卧包厢客车,通常加挂于直达特快或者特快列车为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