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食物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战略研究
释义

图书信息

书 名: 中国食物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战略研究

作 者:韩俊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1

ISBN: 9787563818617

开本: 16开

定价: 39.00 元

内容简介

战略视角

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分析粮食、油料、畜产品的供需现状和前景趋势,系统评估各项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提高食物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供求平衡的政策框架。

数据翔实

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国内外权威机构的统计资料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科学评估和预测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中长期生产潜力和需求变动趋势。

权威参考

本课题由知名专家主持,有近30位资深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研究,众多专家参加讨论审议。获得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招标课题评审特等奖。

目录

序言

前言

总论

第一篇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战略研究

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增产潜力

我国粮食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

我国粮食产销区域格局分析

我国粮食生产成本收益与价格分析

我国粮食市场流通与储备分析

我国粮食对外贸易分析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供求平衡的综合对策

世界粮食供求特点及预测

第二篇 我国油料作物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战略研究

我国油料作物生产能力分析

我国油料和食用油需求变动及前景展望

............

试读章节

第一篇 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与供求平衡战略研究

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增产潜力

我国粮食生产的变化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具有明显差异。未来我国在中低产田改造、技术进步和后备资源的开发方面具有潜力。制约我国未来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是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的约束日益突出;农业经营比较利益低、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加快上升的约束不断被强化;科技支撑粮食增产的长效机制尚待形成;粮食生产面临很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在总体上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1978年,全国粮食产量30477万吨,2007年达到50160万吨,29年间共增加了64.6%,’年均递增1.7%。这29年间的粮食产量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见图l—1):

第一阶段为1978~1984年①,粮食产量持续大幅增长。

第二阶段为1984~1998年,粮食产量在周期性波动中逐步提高。

第三阶段为1998~2003年,粮食连年减产。除2002年的粮食产量较上年略有增加外,基本上呈现粮食连年减产的状态。

第四阶段为2003~2007年,历史上少有的粮食连年增产。

2008年全国粮食产量保持了第四阶段的发展特点,创历史最高纪录,实现连续5年增产。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