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单位边际贡献
释义

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通常,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或“贡献毛益”等。

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中单位边际贡献的计算方法为: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是指以有关方案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在企业的生产受到某一项资源,如原材料、人工工时或机器台时数有限制时使用在决策时要优先安排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最大的那种产品进行生产。常用于生产经营决策中的互斥方案决策,如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的公式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的计算公式: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是个正指标,根据它做出决策的判断标准是:选择该项指标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在此基础上,运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也可以进行相应的决策结果。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的应用举例

例:已知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元/件,消耗甲材料的单耗定额为10千克/件;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要求: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解:∵ 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200-160=40(元/件)

B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 = 100-70 = 30(元/台)

∴ 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 40/10 = 4(元/千克)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30/6=5(元/千克)

∵ 5>4

∴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决策结论:应当开发B品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