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分析(中国经济问题)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黄锟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6-1 版 次:1 页 数:319 字 数:277000 印刷时间:2011-6-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300138275 包 装:平装 编辑推荐本书通过对中国独特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和农民工问题的考察,将造成农民工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归结为城乡二元制度,然后从城乡二元制度的整体和内部子制度两个层面上分别研究了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和制度创新。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针对理论界对农民工市民化制度研究的不足,通过对中国独特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和农民工问题的考察,将造成中国农民工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明确地归结为城乡二元制度,分别从整体层面和子制度层面对城乡二元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分析》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一是从理论上和实证上分析了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市民化能力和市民化进程的影响;二是分别从整体层面和子制度层面对城乡二元制度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理清了城乡二元制度及主要子制度的变迁历程,并探讨了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城乡二元制度及其子制度创新的重点、难点和具体的制度安排;三是研究了城乡二元制度创新过程中的可能冲突与协调,主要包括城乡二元制度内部的制度关联、制度冲突的原因和主要表现,以及协调城乡二元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基本要求和政策选择。 作者简介黄锟,男,河南信阳人,1974年3月出生,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先后在武汉大学商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10年9月起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在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工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等国家级项目5项,在《经济研究》、《人口研究》、《经济学动态》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著作3部。著作《城市化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第三作者)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和第24届华东优秀哲学社科图书奖一等奖;部分研究成果被国务院有关部门采用。 目录第1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四、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第2章 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一节 农业剩余劳动力迁移与农民工的产生 第二节 农民工群体的基本特征和生存状况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第3章 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第一节 城乡二元制度的形成和演进 第二节 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理论分析——基于双重约束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模型 第三节 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章 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和创新思路 第一节 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农民工市场化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制度安排第5章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和演进 第二节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现状及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第三节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创新和制度安排第6章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变迁和主要特征 第二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缺陷及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第三节 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和制度安排—基于土地物权的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思路第7章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与农民工市场化 第一节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二节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第三节 城乡二元就业制度的创新和制度安排第8章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市民化 第一节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演进 第二节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第三节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和制度安排第9章 城乡二元制度创新中的可能冲突与协调 第一节 城乡二元制度创新中的可能冲突 第二节 城乡二元制度内部冲突的协调参考文献附:调查问卷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