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专业委员会
释义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专业委员会是经国家民委(民办(人事)发[2009]143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人直函[2009]82号)批准,在民政部(社证字4618—7号)登记注册的全国性的,由民族建筑技术及建筑工艺专家、从业者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

专业委员会在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中国及世界各民族历史建筑文化遗产以及建筑技术及工艺中的民族建筑文化,继承和发扬民族建筑精髓,推广民族建筑在现代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为现代建筑技术与工艺开发打造百年建筑精品、提升建筑工程价值,研究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理论体系和服务机制,实现产品创新、理论创新、营销创新,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贡献力量。

专业委员会接受建设部、国家民委等主管部门业务指导,依法自主地开展各项工作,办事机构设在贵阳市。

业务范围和工作任务

(一)收集、挖掘和整理中国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建筑文化资料,总结和研究历代建筑艺术、建筑技术、建筑工艺(设计方法、建筑结构、建筑色彩、建筑符号、施工工艺、建筑工具、建筑材料等)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成就和经验,形成理论性成果。

(二)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向行业管理部门提供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开发、利用的咨询意见或规划建议。

(三)募集资金,为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保护与研究提供项目资助。

(四)广泛开展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促进世界建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通过编印出版各种有关民族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建筑工艺的研究资料信息和论著,摄制有关专题片或资料片,开展有关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保护的公益活动,提高全民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保护意识。

(六)举办各种展览、展示,理论与学术研讨会,各种讲座等。

(七)举办专业人才培训班,培养专门人才。

(八)表彰、奖励在民族建筑传统文化、古建研究、民族建筑技术及工艺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和集体。

(九)国家法律法规允许或与本会章程相符的其他活动。

委员会宗旨

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团结广大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特别是民族建筑技术研究与民族工艺方面的专家学者及管理工作者,在国家民委、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等行业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从事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理论、方法与科学技术的研究、利用与推广,弘扬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方法,开展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工作的咨询服务与交流合作,促进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的发展与研究。

委员会主要人员

本会名誉主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理事长、

副理事长,

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

名誉主任:

主任委员:

常务副主任委员: 李木清

副主任委员: 张仕荣 蔡强富 魏遵龙 纵健 李南星 杨舒程

秘书长: 杨 敢

常务副秘书长:

副秘书长: 曲云华 吴石红 尹端胜

办公室主任: 王招菊

秘书处办公室主任: 兰发武

中国民族建筑技术与工艺专业委员会顾问名单

马克俭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大教授、主任

龙志毅 原贵州省政协主席、著名作家

喻忠桂 原贵州省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将军

李金顺 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组织部副部长、建设厅厅长

江厥中 原建设厅厅长、环资委主任、五省督察组组长

李光荣 贵州省建设厅厅长

伍祥华 贵州省建设厅副厅长

罗德启 原贵州建筑设计院院长、建筑协会副理事长

金辛初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

毕跃洪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

赵正济 原贵州大学著名地质教授

李多夫 原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

潘光福 贵州光福古建筑总工程公司董事长、古建筑名师

伍新凤 贵州旅游建筑设计院院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4: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