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民主同盟六安市委员会 |
释义 | 六安民盟简介 1946年(民国35年),南京民盟总部在安徽省立六安中学(现六安二中)发展教师宋伟为民盟成员。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统率的野战军进入皖西,民盟成员郭崇毅任六(安)合(肥)边区办事处主任。 1948年12月,盟员王铸之、金白描、张哲如三人在六安成立民盟小组,由王铸之任小组负责人。不久,又发展汪耀中参加了民盟。 六安小组成立后,很快就与中共皖西第三军分区取得联系,积极协助做好迎接六安解放的工作。1949年1月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六安,3日民盟组织在六安海丰女中召开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会,宣布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动员大家坚定信心,行动起来,迎接六安市的彻底解放。 随后,民盟六安小组帮助从上海、南京来到皖西的136名青年学生编入皖西军区学生大队。盟员王铸之任大队长。1月21日,六安城再次解放,中共皖西区党委和皖西三地委党政机关由舒城晓天、六安县毛毯厂迁至六安城。1月下旬,皖西军政大学(安徽省公学)在六安成立,陈钧联任校长,王铸之领导的学生大队的大部分人进入这所学校学习。 1949年2月,小组负责人去北京学习,活动停止。1951年冬,原寿县下塘中学(今长丰县)杨存柏、王孟麟二盟员同时调来六安,民盟六安小组恢复,杨存柏任组长,隶属民盟合肥分部。1953年,民盟安徽省委成立,六安小组为其直属小组。1957年反右斗争中,3名盟员错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改正,恢复名誉。“文化大革命”十年,多数盟员受冲击,小组名存实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盟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1979年11月,六安小组改建为民盟六安支部 ,杨存柏为主委,孙文彦(女)为副主委,翟宇平为委员。1981年,六安成立了县级六安市,随即改为民盟六安市支部。积极参与县级六安市的各项参政议政活动,其间5人为政协委员。民盟六安支部于1986年改选,设主委1人,由杨存柏担任。副主委2人,由翟宇平、晁文醇(六届省政协委员)担任。支部委员若干,分别由吴高由页、王继通、李登骧、王砚如、庞学用担任。民盟支部有6人为市政协第二届委员。其间,民盟支部曾先后举办高、初中文化补习班,在职职工文史进修班,高考辅导讲座,创办行知学校。三年培养中等专业人员159人。86年民盟成为省直支部,有盟员34人,设一中小组(10人)。 1990年支部换届,由宋煜同志(为县级六安市政协副主席)任主委,副主委由王士雄同志(为县级六安市人大常委)担任。1993年民盟六安支部升格为民盟六安总支委员会,仍由宋煜同志任主委,副主委由王士雄同志(为省七、八届政协委员,九届省政协常委,2000年起任地级六安市一、二届政协副主席)和李经达同志担任。下设民盟师专支部(现皖西学院支部)、民盟一中支部、民盟二中支部、民盟齿轮支部四个支部。1997年,王士雄同志任总支主委,副主委由周年官同志(市政协一、二届常委)与陈习中同志(市人大一、二届常委)担任。2000年撤地进市,总支上划六安市。2002年12月8日,经民盟中央批准成立民盟六安市委筹委会,由王士雄同志担任筹委会主任。 2004年元月6日,民盟六安市委员会成立,经全体盟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了民盟六安市一届委员会,王士雄同志任主委,周年官、陈习中同志任副主委,设市委委员6名,分别由曹庆隆(市一、二届政协常委)、卫先韫(省八届人大代表)、李经达、安福全(市一、二届政协常委)、李国林、郭能兴担任。2006年,司敏(省八届政协委员、市一届人大代表、市二届政协常委,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十届政协委员)同志加入民盟任民盟六安市委会副主委。 2009年3月15日,民盟六安市委召开二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民盟六安市第二届委员会。新的领导班子由主委司敏、副主委周年官、陈习中,委员李国林、李贤志、吴大林、朱学语、唐顺安、钱蓉共9名成员组成。 截至2010年4月21日,民盟六安市委下设皖西学院、六安一中、六安二中、齿轮、金安区、裕安六个支部,拥有盟员144人,现安排省政协委员一人,市政协副主席一人,市人大常委一人,市政协常委三人,市人大代表3名、市政协委员17名,区人大、政协委员5名。现有行政执法监督员、特约监察员、特约检查员各一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