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释义

实验室-依托单位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实验室于2001年12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建设。

本重点实验室是在1999年成立的“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科技目标、完善体制机制,严格按科学院的规范和要求进行建设的实验室。

依托单位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院知识创新工程二期试点序列。

2003年9月,重点实验室从黄花岗园区搬迁到天河区五山创新园区。

实验室-科研领域

在分析国家战略需求和能源科技领域发展前沿的基础上,根据依托单位的研究基础和优势,本实验室的总体定位确立为:从我国能源资源特点出发,研究可再生能源应用基础和关键技术,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发中的前沿科学问题,研究制约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开展相关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和原型产品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应用示范,探索我国能源结构多元化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模式,为我国后续能源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技术创新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本实验室的研究领域是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根据本所的研究基础,按照“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原则,重点实验室确定了5个主要研究方向,即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天然气水合物。同时,鉴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快速成长性,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布局也将保持开放性,即根据领域前沿问题的变化,适当培育新增长点,动态调整方向部署。

实验室-组织机构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注重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学术指导作用。实验室主任为陈勇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汪集晹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实验室注重队伍建设,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中坚较为稳定的科研梯队。实验室的固定人员将保持在40人左右规模,但将通过考核评价机制动态更新固定人员队伍,引进优秀科技骨干,近几年从海外引进百人计划人才和国内优秀学术带头人8名,以使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保持创造力。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成立之初是国内唯一从事后续能源研究的重点实验室,目前仍是国内该方面研究内容最全面、研究链条最完整的实验室。

通过几年的努力,本实验室已经成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及集成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提高后续能源研究与发展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并在国际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实验室-功能定位

本重点实验室几年来遵循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面向能源领域学科前沿的原则,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在重视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加强原始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创新基地;实验室建立了一支团结、创新、富有活力、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术队伍,已形成了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研究方面的骨干力量;实验室在科学院二期创新工程及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的支撑下,建成了一批重要装置和设备,具备开展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良好条件,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方面的重要研究平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