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经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建设实践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1月1日) 平装: 32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24086751 条形码: 9787224086751 尺寸: 24 x 17 x 2.4 cm 重量: 621 g 内容简介《中国经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社会建设实践(1978-2008)》取社会学的视角,以历史和现实的社会要素作为纵横两个维度,以1978年来30年间的社会变迁为线索,结合历史文献和统计数据,概要地描述和解释了中国社会目标、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业三个方面进行建设的历程和成就,力求生动而多维地展现中国发展变化的实态及其动因,从中发现和发掘“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媒体评论从千年遗产、百年梦想到今世蓝图,从社会目标建设、社会结构建设到社会事业建设,这是一部大气磅礴的作品,一部可以让人掩卷深思的作品,值得每一位关心中国社会建设事业的人阅读和收藏。 (谢立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经验》填补了理论界过去对于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一个学术空白。全书视野开阔,结构新颖。宏观阐述与微观论证结合,历史叙述与逻辑分析相融,能够带领读者穿井探源、搜幽洞隐,感受中国社会建设的风雨与彩虹…… (王国华,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国家民政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经验》通过描述社会目标、社会结构与社会事业三个方面的社会建设实践,从社会学理论层面尝试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是一种值得大家关注的努力。 (朱力,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第一部分 社会目标建设 第一章 千年遗产——中国智慧的积淀 第一节 大同社会及其实现途径——孔子的“仁礼相长” 一、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规范——和谐人际关系的维系之道 二、以“礼”为核心的法理规范——严明等级体系的强化之法 第二节 法治社会及其实现途径——韩非的“严刑法、重耕战” 一、“峭法严刑”——转型社会的治乱之道 二、“重农强兵”——后起国家的发展之路 第二章 百年梦想——改革开放前70年的探索 第一节 民国前后社会目标建设的遗产 一、社会大同——民有、民治、民享 二、新生活与新教育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年30间社会目标建设的财富 一、社会平等——新村构想 二、社会协调——《论十大关系》 第三章 今世蓝图——改革开放后30年的创新 第一节 发达经济与中国特色 一、社会理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二、实现手段——改革开放 第二节 政治文明与全面发展 一、政治文明——全球化背景下民主建设的新方向 二、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总目标 第三节 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 一、和谐社会——社会建设的终极目标 二、科学发展——社会建设的核心进程 第二部分 社会结构建设 第四章 新中国:现代社会的建构 第一节 现代社会的孕育(1840-1949) 一、中国古代社会的结构 二、新兴阶级的发展 三、新阶级领导的社会革命 第二节 全民职业化的努力(1949-1978) 一、社会主义改造 二、城市优先战略 三、有计划按比例 第三节 现代职业社会形成(1978年以后) 一、回到市场 二、中国经济奇迹 三、进入现代社会结构 第五章 蓝领与白领——现代社会的基础结构 第一节 就业制度的完善 一、终身就业制度 二、劳动合同制 三、再就业政策 四、城乡劳动就业的并轨 第二节 职业体系的建构 一、工人阶级的构成 二、专业技术人员 三、干部人事制度 第三节 教育分层 一、就业时的受教育程度 二、白领的来源:高校毕业生 三、蓝领的来源 第六章 社会分化——市场奇迹的后果 第一节 工资体系的建立 一、八级工资制度 二、以干部工资为起点的岗位工资 三、效益工资的引进 第二节 行业差别扩大 一、市场工资的局限 二、行业工资差异的社会原因 第三节 行业工资差异的结构后果 一、行业无差别工资下的社会结构 二、行业工资差别扩大后的社会结构 三、行业工资的管理 第七章 城乡关系的建构——城市化的新经验 第一节 中国城市化道路 一、西方国家的经验 二、趋势的改变 三、中国社会的特殊性 第二节 乡村都市化 一、农业社会的村庄 二、离土不离乡 三、新农村建设 第三节 农民进城 一、传统模式:破产迁移与就业迁移 二、中国模式:异地就业 第三部分 社会事业建设 第八章 社会保障——生老病死有保障 第一节 中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产生 一、新中国社会保障的产生 二、公有制条件下的社会保障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土地保障 一、家庭农业的保障意义 二、土地对农民就业的意义 第三节 计划经济阶段的职工福利 一、社会结构的要求 二、福利政策 三、职工福利补贴 第四节 结构转型后的保障要求 一、社会转型对社会保障的新要求 二、社会保障的结构意义 三、新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 第九章 医疗卫生事业 第一节 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变迁 三、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第二节 城市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制度 二、企业职工的劳保制度 三、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四、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改革 第三节 卫生事业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一、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二、我国卫生事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政府职能,增加公共卫生投入 二、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三、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功能 四、探索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第十章 教育事业 第一节 新教育事业回顾 一、苏联教育模式的建立 二、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三、市场化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深化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一、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 二、完成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节 教育事业的方向 一、公平问题:城乡与区域资源分布不平衡 二、结构问题: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三、体制问题:行政化严重 四、质量问题:应试教育 第十一章 社会工作 第一节 社会工作建设历程回顾 一、地方性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二、公益性民间组织的诞生与壮大 三、社区服务的形成与完善 第二节 社会福利事业与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 一、儿童福利事业与社会工作 二、老年福利事业与社会工作 三、残疾人福利事业与社会工作 四、妇女社会工作的推进 第三节 社会工作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社会工作建设的主要问题 二、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