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金融改革中的货币供求与机制转换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李健,贾玉革,蔡如海 等著出 版 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4-1 版 次:1 页 数:182 字 数:211000 印刷时间:2008-4-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504946768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本书着力刻画了体制变迁中货币的总量变化与结构特征,以渐进式改革中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变化及其结构调整为基础条件,描述货币运行中总量变化与结构特征的主要轨迹,通过深入研究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运行的机制及特点、渐进式金融体制改革中货币运行机制的转变和经济体制改革对货币运行的影响,解析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与货币运行机制之问的内在关系,从中抽象并把握中国货币运行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指出体制转换后货币运行发生的重大转变与面临的新问题,探讨新体制下保持货币运行安全高效的路径。针对当前经济金融的大环境下货币运行中若干比较重要的问题,本书主要探讨了中国体制变迁与经济增长中货币数量与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中货币的作用问题,研究了流动性过剩问题与货币供求的关系、发展新阶段中的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未观测金融对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的影响、支付体系电子化及电子货币对货币运行的影响等问题。 目录导言 第1章 中国货币运行的主要轨迹:总量变化与结构特征的描述 1.1 样本货币、时间起点与研究方法的选取 1.2 1952年中国的货币数量与结构 1.3 1953-1978年中国的货币总量与结构特征 1.4 1979-1983年中国的货币总量与结构特征 1.5 1984-2007年中国的货币总量与结构 1.5.1 1984-2007年中国货币总量的变化特征 1.5.2 1984-2007年中国货币结构的特征 第2章 计划体制下货币运行的机制及特点 2.1 计划经济和计划金融的体制特征及其与货币运行的关系 2.1.1 经济运行的高度计划性与货币运行的有限性 2.1.2 以实物为中心组织的经济运行和货币运行的从属性 2.1.3 “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与货币资金运行的集中统一性 2.2 计划经济和计划金融体制下的货币运行机制 2.2.1 货币需求种类单一 2.2.2 货币职能发挥单一 2.2.3 货币供给主体单一 2.2.4 货币供给渠道单一 2.2.5 货币调控方式单一 2.3 计划经济和计划金融体制下货币运行的基本特点 第3章 渐进式金融体制改革与货币运行机制的转变 3.1 渐进式银行体制改革与双层次货币供给机制的形成 3.2 资金管理体制改革与货币供给的“倒逼机制” 3.2.1 统存统贷与货币供给的单一性 3.2.2 差额包干与计划控制的放松 3.2.3 实存实贷管理体制下存款货币创造的双重控制与“倒逼机制”的形成 3.2.4 间接调控与“倒逼机制”的消除 3.3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增强 3.4 市场化融资体制的建立与货币运行的市场化- 3.4.1 货币市场的恢复发展及其对货币运行的影响 3.4.2 资本市场的恢复发展对货币运行的影响 第4章 经济体制改革对货币运行的影响 4.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4.2 企业体制改革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4.2.1 企业市场化运作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4.2.2 企业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4.2.3 银行支持企业改革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4.3 价格体制改革对货币运行的多重影响 4.3.1 价格改革增加了交易性的货币需求 4.3.2 价格体制改革增强了货币与价格之间的互动性 4.4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与居民在货币运行中作用的增强 4.4.1 居民部门成为货币需求的主体 4.4.2 完全货币工资的实行提高了货币化程度 4.5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对货币运行的影响 第5章 体制转换后货币运行的六大转变与面临的新问题 第6章 中国体制变迁与经济增长中货币数量与结构的合理性 第7章 经济增长中货币的作用 第8章 流动性过剩问题与货币供求 第9章 发展新阶段中的货币化与金融化 第10章 未观测金融对货币供求及其均衡的影响 第11章 支付体系电子化及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运行的影响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