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后转型时代的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中国后转型时代的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作 者:范从来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ISBN: 9787505885141 开本: 16开 定价: 33.00 元 内容简介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后转型时代的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研究》收录了一批经济学教授和经济学博士对转型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论文。改革开放30年之后,中国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新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从改革方向的选择转变成了改革深入完善,经济开放从打开国门、吸收国外投资转变成了走出国门、到国外投资。经济转型从经济体制转型转变成了经济发展型态的转型,中国正从传统的发展中经济型态转向现代经济增长型态。如果说前30年经济发展是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推动的,那么在经济体制转型已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经济发展则进入了后转型时代,其动力将来自于市场经济原动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这些论文作者系洪银兴教授指导的研究生。这批研究生暨庆贺洪银兴教授六十华诞之际,组织了一场“中国后转型时代的经济发展”研讨会,探讨了中国经济转型出现的新趋势和经济发展的新趋向。这些研究秉承了洪银兴教授关于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因此,作为前言,我们着重介绍一些洪银兴教授的学术思想。 回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是一个经济思想澎湃、激荡的年代。几乎所有的经济学研究者都在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激烈的讨论。洪银兴教授从1985年在《经济研究》发表《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调节机制》文章开始,所发表的大量研究成果对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大量富有创新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与此同时,洪银兴教授又在长期从事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教学中进行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探索和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追踪。他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研究态度、敏锐的洞察力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运行和发展以及政治经济学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图书目录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重新定位 分级货币创造机制理论和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分析 我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影响因素 基于个人最优投资决策的金融市场风险控制分析 非真实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 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 财政分权与区域医疗供给效率的实证研究 市场一体化进程中的地区分割与合作 区域发展空间失衡的状态评价与制度原因分析 长三角经济增长中的土地利用——基于对长三角主要特征城市的实证分析 技术能力、价值链位置与企业的产品竞争力 市场竞争、技术溢出与内资企业R&D效率 服务业与经济波动关系与影响机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的实证研究 国际服务外包:规模、动因和效应 上市公司破产和重整的选择机制、经济效率及法律基础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 转型时期经济利益矛盾的成因及其治理 构建合作博弈的和谐劳动关系 马克思社会分工制度理论的五大贡献 马克思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双重效应 美国次贷危机的虚拟经济理论解读 金融危机真相:人性贪婪还是监管缺失?——基于信息视角的经济解释与政策评论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