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单喉痹 |
释义 | 单喉痹病名。系指咽喉一侧发生喉痹的病证。 喉痹病名最早见于帛书《五十二病方》。《素问·厥论》曰:“手明阳少阳厥逆,发喉痹,嗌肿。” 喉痹指因外邪犯咽,或邪滞于咽日久,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或虚火上灼,咽部气血不畅所致。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咽痒不适等为主要表现的咽部疾病。 基本概述本病即西医学所说的急、慢性咽炎。 诊断依据1.可分为急、慢性二型。 2.急性型(急喉痹)具有以卜特征: (1)多发于秋、冬、春三季。 (2)常以受凉为诱因。 (3)起病较急,始有咽部灼热发于、粗糙不适感,继而咽痛逐渐加重,空咽时更甚,可放射至双侧颈及耳部,吞咽唾液时咽痛重于吞咽饮食。 (4)可有发热恶寒、头痛、全身不适,可伴有咳嗽、声嘶等症。 (5)检查见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色深,尤以咽侧壁明显,咽腭弓粘膜肿胀突出,咽部分泌物增多,咽后壁淋巴滤泡充血肿胀,可同时存在扁桃体充血、软腭红肿。可有颌下核肿大、压痛。 3.慢性型(慢喉痹)具有以下特征: (1)常有急性喉痹反复发作史,或存在全身性慢性疾病。 (2)常与粉尘、刺激性气体接触,喜食辛辣,或言谈过多。 (3)多同时患有慢性鼻病及/或口腔疾病、腭扁桃体慢性炎症。 (4)症状不具特异性。常觉咽部干痒不适,有异物感,吞咽不利,晨起微痛,咽部痰多,喜作咯痰动作,刷牙时易恶心作呕。 (5)检查见咽后壁粘膜充血、色暗红,咽后壁小瘰增生,或附有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或见咽壁粘膜干燥、萎缩,上附痂皮。 鉴别诊断1.乳蛾青少年多见,以喉核红肿疼痛为主。 2.喉痈急起,高热,咽喉部剧痛、红肿,吞咽障碍,可化脓,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3.急喉风病情急重,以突起咽喉紧锁,呼吸困难,痰涎壅盛为主要特征,而不仅是咽痛、咽痒不适等表现。 辨证论治1.风寒袭咽证咽干微痛,吞咽不利,咽壁粘膜稍显暗红肿胀,恶寒微热,周身不适,头痛鼻塞,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寒利咽。 2.风热侵咽证咽部灼热发干而痛,有异物感,吞咽不利,咽中痰多,咽壁轻度红肿,软腭肿胀,喉底小瘰红肿突起,发热恶风,头痛鼻塞,或有咳嗽,咯痰,舌尖红,苔黄白,脉浮数。疏风清热利咽。 3.胃火燔咽证咽痛较重,吞咽不利,有梗塞感,咽部痰多而稠,咽壁红肿明显,喉底小瘰红肿高突,表面附有分泌物,喉核轻微红肿,颌下核肿大压痛,发热口干,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清胃利咽。 4.阴虚咽喉失濡证咽部灼热发干,微有痛感,咽痒,如有痰液粘着感,午后尤甚,咽壁粘膜暗红少津,脉络曲张,小瘰增多,干咳少痰,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润咽。 5.气虚咽喉失充证咽喉微干微痛,午前较著,时有痒感或痰粘感,易恶心作呕,喜少量温饮,咽壁淡红,脉络细曲,小瘰扁平色淡,或连成片状,面色不华,倦怠乏力,短气少言,易患感冒,舌淡,苔薄白,脉缓弱。益气利D因。 治疗验方1、喉痹(按:此即喉风。喉部不能吞咽,气闭欲死)。用升麻片含咽,或以升麻半两煎水服,引吐为效。 2、再方。用蠡实一合,升麻五分,加水一升,煎至三合,再加蜜少许搅匀慢慢饮下。又方:马蔺子八钱、牛蒡子六儿,共研为末,每服一匙,空心服,温水送下。又方:马蔺根叶二两,加水一升半,煮成一碗,慢慢饮下。又方:用马蔺根捣汁三合,蜜一合,慢火合熬,点喉部,一天点五至七次。 3、再方。用灯心草一把,瓦上烧存性,加炒盐一匙,每取少许吹入喉中。又方:用灯心草灰二钱,加硼砂粉一钱,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箬叶烧灰,等分和匀,吹喉。又方:用灯心草、红花烧灰,酒送服一钱。 4、再方。用鸭跖草汁点喉。 5、再方。用羊蹄根,在陈醋中研成泥。先以布把喉外擦红,再把药涂上。 6、再方。用大蒜塞耳鼻中。一天换两次。 7、再方。用桔梗二两,水三升,煎成一升。一次服下。 8、再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吹喉内。 9、再方。用硼砂粉吹痛处(此方亦治牙疳)。 10、再方。用雄黄磨新汲水一盏灌下,吐出恶物即愈。 11、再方。用远志肉为末,吹扑痛处,以涎出为度。 12、急喉痹风。用玄参、鼠粘子(半生半炒)各一两,共研为末,新汲水一碗调服,立愈。 13、冬月喉痹,肿痛不能下药。用蛇床子放入瓶中烧出烟,令病人口含瓶嘴吸烟,有痰吐出,病即渐愈。 14、治喉痹口紧。用马兰根(或叶)捣汁,加几滴醋滴入鼻孔中,或灌入喉中,痰邮,口自开。 15、喉痹壅塞。用红花捣烂,取汁一小升服下,病愈为止。冬月无花,可用干花浸湿压汁煎服。 16、喉风喉痹的治疗便方。用大青叶捣汁灌服。 17、急喉痹塞。用木贼在牛粪火上烧存性,每服一钱,冷水送下,血出即安。 18、急性喉痹,牙关咬紧。用蓖麻仁研烂,纸卷作筒,烧出烟,熏吸喉部,此方名“圣烟筒”。 19、喉痹口噤。用草乌头、皂荚,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擦牙,并吸入鼻内,牙关自开,又方:用草乌尖、石胆,等分为末,每用一钱,以醋煮皂荚的液汁调稀,扫涂肿上,流涎几次,其毒即破。 20、喉风喉痹。用天南星一个,挖空,放入白僵蚕七枚,纸包煨熟,研为末,姜汁调服一钱。病重者灌下,吐涎即愈。此方名“如圣散”。 21、喉痹不通。用射干一片,口含咽汁。 22、风虫牙痛及喉痹。用莽草叶煎汤。热时含口中,过一会吐去,很有效。 23、喉痹塞痛。用桃皮煮汁服。 24、治喉痹封口。用皂荚生研为末,取少许点患处,同时以醋调药厚涂项下。不久,病处裂破出血即愈。 25、喉痹不语。煮豉汁一程式服,盖被发汗。同时把桂末放在舌下含咽。 26、喉痹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黄,取三分,加桂末一分,研泥裹含咽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