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单刺鲀科
释义

“扒皮鱼”正式名字是“绿鳃马面鱼”或“绿鳍马面鱼”,是一种颇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每年12月至隔年3月为其泛期。这鱼除了那根突出于鱼背的硬骨外,最特别的是身上那张粗糙如砂纸的鱼皮,因为这一缘故,必须把皮扒掉才能烹煮,也因此换来了“扒皮鱼”这一俗称。此外,它还有马面鱼、象皮鱼、孜孜鱼、皮匠刀、面包鱼、羊鱼、烧烧鱼、老鼠鱼等别名。其是一种蛋白质含量特别高,每100克鱼肉就含1.92克的蛋白质,其他包括微量的脂肪、钙、磷、铁等。其肉可做药用,治疗胃病、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它的皮则可制成明胶。

中文学名:单刺鲀科

拉丁学名:Navodon septentrionalis,Triacanthus blochii

别称:马面鱼、象皮鱼、孜孜鱼、皮匠刀、面包鱼、羊鱼、烧烧鱼、老鼠鱼

二名法:扒皮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鱼纲

目:刺鲀目

科:单刺鲀科

分布区域:布在中国东海、黄海和渤海。

基本信息

中文名:绿鳍马面鲀、黄鳍马面鲀

别称:扒皮鱼、马面鱼、象皮鱼、孜孜鱼、皮匠刀、面包鱼、羊鱼、烧烧鱼、老鼠鱼等。

科:单刺鲀科

介绍

绿鳍马面鲀,第一背鳍为一粗大的刺,能竖直,腹鳍退化成一短棘,不能活动,口小,无气囊。常见的有绿鳍马面鲀,又名“象皮鱼” “剥皮鱼” (皮肤容易整片剥落而得名)。体呈蓝黑色,鳍呈绿色,吻长,口小,端位,齿呈门齿状。以底栖小生物为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

习性

为暖温性底层海鱼类,栖息于水深50~120米的海区。喜集群,在越冬及产卵期间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白天起浮,夜间下沉。索饵期间昼夜垂直移动不显著。食性较杂,主要摄食桡足类、介形类、端足类等浮游生物,兼食软体动物、珊瑚、鱼卵等。一般体长在180~220毫米,大的可达340毫米。马面鲀的产卵期在浙江外海为4月上、中旬至5月中旬,产卵场水温为15~18℃,盐度为34.5‰,卵粘性,卵径0.63毫米,有油球。怀卵量在5~33万粒间,一般为6~10万粒。

黄渤海的主要渔场在黄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渔期在4~7月。东海的中心渔场在浙江南部外海,渔期在1~6月,3月为旺汛,5~6月渔场移至舟山、长江口外侧。绿鳍马面鲀可供鲜食或加工成鱼干,营养价值甚高,蛋白质约与大黄鱼、银鲳相等。肝可制肝油。南海常见有黄鳍马面鲀,鳍大部黄色;背鳍条34~35,臀鳍条32~33,较前种鳍条少。

体形特征

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小、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 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主要产于东海及黄、渤海,东海产量较大。其主要渔场和渔期如下:在温台外海、对马海峡和闽东渔场,旺汛期为12月至翌年3月;钓鱼岛渔场旺汛期为3至5月;舟山渔场和舟外渔场的盛渔期为5至6月;在黄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渔期为4至10月。

黄鳍马面鲀Triacanthus blochii体长椭圆形,侧扁。一般体长9~11厘米,体重15~25克。背鳍二个,分离。第一背鳍的第1鳍棘很粗大,约为头长的1.3~1.6倍。第二背鳍鳍棘很短小,藏于背部凹沟内。臀鳍与第二背鳍近似。胸鳍侧位,小刀状。左右腹鳍退化,只剩下一个短棘不能活动。尾柄细,尾鳍后缘截形。除吻前缘外,头、体全部被小鳞,并有细短绒状小刺,小刺大部排成横纹状。通体赭黄色。分布于大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在北部湾和海南岛以东的陆架区。渔期从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份。其中海南岛东南部海区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份,珠江口近海为3~4月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9 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