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单纯性外阴炎
释义

指外阴部的皮肤或粘膜发炎。分急、慢性两种。由于外阴与尿道、肛门邻近,行动时又受两腿摩擦,故各该部的炎症均可波及外阴。

单纯性外阴炎简介

外阴是指女性的外生殖器,也即生殖器的外露部分,包括耻骨联合至会阴以及两股内侧之间的组织。 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大腺、前庭球、尿道口,阴道口和处女膜。其上界为阴阜、下界是会阴,两侧居两股内侧。单纯性外阴炎属于非特异性外阴炎,常因各种理化因素刺激引起:如宫颈炎、阴道炎或宫颈癌引起阴道分泌物过多, 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物呈酸性(宫颈管内粘液则呈碱性),因而能抑制致病菌的活动 、繁殖和上行,炎症一般不易出现。当阴道分泌物酸碱度发生改变,或有特殊病原体侵入时,刺激外阴;经血,糖尿病病人的糖尿、尿瘘病人的尿液、粪瘘病人的粪便浸渍外阴;使用月经垫,穿化纤内裤,以及平时不注意外阴清洁等,都有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引起外阴炎。因此外阴清洗一般不要用碱性沐浴露或清水,可以用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作日常保养,维护阴部的自洁功能。

病因学

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部的自洁功能

西医认为阴道的环境经常受到宿主的代谢产物、细菌本身的产物及外源性因素(性交、冲洗及其他干扰)而不稳定。阴道菌群非常复杂,除原虫、真菌外,尚包括很多需氧菌及厌氧菌,这些微生物可分为共栖的及病理性的,都生长在~个共同的环境内,各微生物之间可能有桔抗作用。另一个影响其生长的是氢离子浓度,在pH3.8~4.2时,有利于共栖菌的繁殖,尤其是乳酸杆菌,这是健康阴道中的主要菌种,阴道液中的密度可达105~108ml,当阴道被微生物感染后,假使乳酸杆菌占优势,仍能维持pH3.8~4.2,则不会致病,而且乳酸杆菌还能产生H202,对其他微生物有毒性作用而抑制其繁殖。其他如乳链球菌、肠杆菌、变形杆菌、加夫基球菌、韦永球菌等在阴道下端常见,平时不产生症状。阴道菌群之间彼此制约,使病理细菌不能有所作用,假使这种平衡被破坏,互相制约作用消失,所以氢离子浓度下降,乳酸杆菌失去优势,病理菌得以繁殖,就产生症状。

引起单纯性外阴炎的病原体

常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有两大来源,即来自原本寄生于阴道内的菌群,或来自外界入侵的病原体。

正常情况下,阴部内以阴道杆菌占优势,还有少量厌氧菌、支原体及念珠菌,这些菌群形成一种正常的生态平衡。但是,当人体免疫力低下、内分泌激素发生变化,或外来因素如组织损伤、性交,破坏了阴部的生态平衡时,这些常住的菌群会变成致病菌,冲破阴道屏障而引起感染。

来自于外界的感染主要是接触被感染的共场所的坐便器、浴盆、浴池 坐椅、毛巾,使用不洁卫生纸,都可以造成感染。

因此,保证性健康是预防该病的前提。使用避孕套可减少对阴道的刺激及精液对阴道pH值的影响,对预防有一定作用。此外,还要注意在每天清洗外阴时,选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如娇妍女性护理液。仅仅用清水冲洗或用碱性沐浴露都会破坏了阴部的酸碱平衡,使正常的乳酸杆菌生长受抑,其他致病菌,如厌氧菌大量繁殖(厌氧菌的脱羧酶作用于加德纳菌产生的某种氨基酸,生成挥发性胺类,故有难闻的鱼腥臭味)时,黏附细菌的阴道表层细胞脱落,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炎就发生了。

引起女性外阴炎的刺激因素

主要由于不注意外阴卫生而受到下列因素的刺激:

(一)阴道分泌物刺激:由于阴道分泌物增多或经血、月经垫刺激,特别是宫颈炎及各种阴道炎时,分泌物增多,流至外阴,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外阴炎。

(二)其他刺激因素:如①糖尿病患者的含糖尿液直接刺激:②尿屡患者长期受尿液浸渍;③粪瘘患者当腹泻、便稀时受粪便刺激;④肠道蛲虫。

(三)混合性感染:由于多方面的刺激,常引起混合性感染,致病菌常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发病机制 当机体自然防疫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源性菌群发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浸入,都可导致发病。

临床表现

急性期可见外阴肿胀、充血、糜烂,有时形成溃疡或成片的湿疹。患者自觉外阴部灼热、瘙痒或疼痛,排尿时尤甚。严重者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体温可稍升高,白细胞增多。

糖尿病性外阴炎,外阴皮肤发红、变厚,常呈棕色,有抓痕。由于尿糖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故常并发白色念珠菌感染。

慢性炎症时外阴瘙痒,呈苔藓化。

诊断

(一)详细询问病史,分泌物多少、性状,有无特殊因素。对老年患者要注意有无糖尿病病史;对年轻者注意有无蛲虫。注意了解患者的卫生习惯。

(二)检查分泌物有无特殊感染,如霉菌、滴虫、阿米巴等。

(三)特别是久治不愈的,必要时查空腹及餐后血糖、尿糖,查大便虫卵。

(四)有阴道分泌物,要进行分泌物培养,明确致病细菌,以便针对性用药。

治疗措施

(一)病因治疗:首先应针对原因进行治疗,除去病因,如治疗糖尿病、肠道蛲虫、进行瘘管修补、治疗宫颈炎及各种原因的阴道炎。急性期应少活动,较重者应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增强抵抗力,必要时,针对致病菌口服或肌注抗生素。单纯单纯性外阴炎属于非特异性外阴炎,常因各种理化因素刺激引起:如宫颈炎、阴道炎或宫颈癌引起阴道分泌物过多,刺激外阴;经血、糖尿病病人的糖尿、尿瘘病人的尿液、粪瘘病人的粪便浸渍外阴;使用月经垫、穿化纤内裤,以及平时不注意外阴清洁等,都有可能造成细菌感染,引起外阴炎。致病菌常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混合感染。

本病好发于小阴唇内外侧,严重时累及整个外阴。患者自觉外阴瘙痒疼痛,有灼热感,排尿时痒痛明显。妇科检查可见小阴唇红肿,可有抓破痕迹,有时形成湿疹或溃疡。如果炎症久治不愈,长期存在,外阴皮肤可因反复搔抓而粗糙增厚,或出现苔藓样改变。检查时应常规化验阴道分泌物,必要时化验尿糖、大便常规等,以便查找引起外阴炎的病因。

对单纯性外阴炎的治疗首先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不搔抓外阴,不穿化纤内裤;同时,积极治疗可能引起外阴炎的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糖尿病等。药物治疗可选用含PHMB杀菌成分娇妍洁阴洗液 ,坐浴,或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中草药如白鲜皮、苦参、黄柏、蛇床子等煎水熏洗,每次20分钟,每日1~2次,水不宜过热。泡洗后局部涂抹娇妍凝胶消毒软膏。

(二)局部治疗:pH4弱酸性女性护理液坐浴,涂布紫草油或抗生素软膏,如四环素或金霉素软膏等。

单纯性外阴炎局部表现

一、外阴白斑

外阴白癜(Yitigo)是黑素细胞被破坏所引起的疾病,青春期发病者为多。除外阴外,身体其他部位也可伴发。由于在外阴发白区周围皮肤往往有过度色素沉着,故白色区界限分明,特别显目。但病变区皮肤光滑润泽,弹性正常,不致转化为痛,患者也无自觉不适。故除伴发皮炎应按炎症处理外,一般不需治疗。

二、外阴白化病

外阴白化病(albiⅡism)一般为全身性的遗传性疾病,但也可能仅在外阴局部发病。此病是由于表皮基底层中仅含有大而灰白的不成熟黑素细胞,因而不能制造黑素所致。外阴局部白化病无自觉症状,也不致癌变,故不必治疗。

三、继发性外阴过度角化

各种慢性外阴病变,如糖尿病外阴炎,霉菌性外阴炎、外阴擦伤、湿疣等长期刺激均可使外阴表皮过度角化。经渗出物浸渍,角化表皮常脱屑而呈白色。此类患者多有局部瘙痒,灼热甚至疼痛等自觉症状。临床上有时可能误诊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但在原发疾病治愈后,白色区即随之消失;如在表皮脱屑区涂以油脂,白色也可减退。治疗应针对原发疾病,如有霉菌感染者可采用制霉菌素纳入阴道内局部治疗。此外,还应注意个人卫生,平时穿透气的棉制内裤和局部撒敷爽身粉以保持外阴干燥。

单纯性外阴炎应该如何预防

1勤换月经垫、少穿纤内裤,平时注意外阴清洁

2患有宫颈炎、阴道炎或宫颈癌引起阴道分泌物过多者,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3注意预防糖尿病病人的糖尿、尿瘘病人的尿液、粪瘘病人的粪便浸渍外阴注意保持外因干净。

女性单纯性外阴炎的自查方法

女性自查外阴的方法,概括起来有三个字,即“望、闻、触”。

“望”,可以用一面小镜子,放在外阴的下面,前后左右移动镜子照视,借助镜子的帮助,观察自己的外阴部。另外,通过观察阴道分泌物,如白带和经血的颜色、清浊、稀稠,也能从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闻”,是用鼻子嗅一下分泌物、经血或外阴部散发出的气味。一般正常的气味是清淡的腥味、汗酸味或无味。如果出现了腥臭味、腐臭味或特殊的气味,就可能出现了问题。

“触”的时候,先把手洗干净,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指头的“指腹”(俗称“指肚”),从“阴阜”部位开始,从上而下,顺序按触外阴,直至肛门。

正常触摸外阴的时候,感觉应是光滑、柔软。如果不要用力去按,也不会感到疼痛,当然,正常的情况下也不应当摸到有小的结节或肿块。反之,则可能有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