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村庄的工业化模式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组织与制度研究室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2.6 ISBN: 7-80149-675-2 页数: 276页 内容简介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农村人口比重依然很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数量巨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深入,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问题,已更多和更主要地受制于农业外部和农村外部;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化已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而面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农村工业化的诸多卓越表现,人们曾概括过许多种"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有的已如过眼烟云,如耿车模式、阜阳模式;但也有一些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却如常青树,至今仍具有很大的政策研究潜力和理论研究潜力。有鉴于此,本书拟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工业化具体过程,从较长的历史时段中,对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模式和相关问题展开研究。 目录前言 主报告 走近大浪潮——中国农村工业化模式问题研究 一 概念、工具和框架 二 中国农村社区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三 改革以来的农村社区工业化过程 四 必要的概括 五 结论和政策性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案例 向阳村 福安村 灰锅口村 东陌堂村 雁田村 万丰村 项东村 段甲岭镇 杨家庄村 屯瓦村 王墹村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