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现代服务标准化研究中心 |
释义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现代服务标准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现代服务中心)于2010年12月正式成立,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确立的八个部门重点领域之一。现代服务中心的研究团队是我国最早开展服务标准化研究的专业队伍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展服务标准化前沿理论、顶层政策设计以及应用研究,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以及其他机构提供整套服务标准化解决方案,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推动了服务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并且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研究方向与发展目标 (一)服务标准化通用理论研究 本方向重点开展服务标准化重要、基础、前沿的理论问题研究,打造一批精品的通用基础标准,推出一系列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论文论著,开展服务标准化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使得中心成为我国服务标准化理论的策源地。 (二)公共服务标准化研究 本方向将联合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相关行业协会等机构,面向重点公共服务行业,开展标准化理论与应用研究,致力于成为政府科学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 (三)消费性服务标准化研究 本方向将重点以保障民生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为出发点,密切关注社会消费热点,开展针对性的标准化研究与实践,同时探索开展服务质量测评以及服务认证工作,实现标准化研究与社会大众需求的全方位对接。 (四)生产性服务标准化研究 本方向将顺应产业融合不断加剧的趋势,联合知名企业,重点开展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打造面向企业开展服务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的知名品牌。 二、现有研究基础 ——科研项目 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专项、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近20项科研课题,出版3部论著,发表30余篇论文,其中《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试点及研制》课题获得“科技兴检”二等奖,具备了深厚服务标准化理论研究基础。 ——政策研究 现代服务中心先后参与编制了《全国服务业标准2009年—2013年发展规划》、《全国物流标准2009年—2011年专项规划》、《北京市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北京市财政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等,引领了国家和部分行业服务标准化的政策导向。 ——标准制修订 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60余项,其中《快递服务》行业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社区服务指南》国家标准获得“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积累了丰富的服务标准制定经验。 ——国际标准化 承担ISO/TC232/WG2(非正规教育与培训技术委员会语言培训服务工作组)召集人和秘书处工作,主导制定我国第一个服务领域国际标准——“语言培训服务提供商基本要求”,是我国服务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引领者。 同时承担ISO/COPOLCO (消费者政策委员会)、ISO/TC232(非正规教育与培训技术委员会)和ISO/TC230(心理评估技术委员会)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同时担任ISO/TMB/PSC(隐私指导委员会)国际专家。 ——技术咨询服务 面向国家部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邮政局等)、地方政府(北京市财政局、山东胶州市九龙镇政府等)和企事业单位(北京四季青敬老院、江苏常州创意文化产业基地、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提供服务标准化技术咨询,具备了开展服务标准化技术咨询服务的丰富经验。 ——标委会平台 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4) 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心理咨询分委会(SAC/TC264/SC1) 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清洁服务分委会(SAC/TC264/SC2) 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家庭服务工作组(SAC/TC264/WG1) 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3) 三、未来展望 服务标准化是提高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我国服务业健康发展、促进服务贸易的重要技术支撑。现代服务中心将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为己任,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集标准化科研、服务标准研制以及市场服务“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努力把中心打造成为我国权威的服务标准化理论研究中心和实践创新基地,国家、行业、地方、企业服务标准化整套解决方案的权威第三方机构,以及我国主导和实质参与国际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引领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