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2月1日) 丛书名: 当代中国研究译丛 平装:275页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开本:20 ISBN:7509709199, 9787509709191 条形码:9787509709191 内容简介《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可谓汇聚了滨下武志教授亚洲贸易方面的主要成果,围绕中国和亚洲纳入世界经济探讨了许多关键性的问题,包括从海洋的视角透视中国、亚洲和世界经济,亚洲的内部贸易,中国的国家财政和朝贡贸易体系,银行和金融,海关等等。他带着批判的思想重读亚洲经济史,从朝贡贸易,以及与此相关的白银流通、通商口岸网络、金融网络形成和发展的角度重新诠释了16世纪以来东亚地域体系与世界经济的演化关系。 编辑推荐《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 从长时段的历史出发,以中国为中心重新诠释亚洲和世界经济。汇聚滨下武志亚洲贸易的主要研究成果,英文版雕琢十年出版。经济史学家王玉茹教授领衔翻译,滨下武志亲自审定中文译稿。 滨下武志,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历史学家,他开创了一个中国、东亚和世界的历史研究的新领域。他带着批判的思想重读亚洲经济史,用“历史解释”的方法重新诠释了16世纪以来东亚地域体系和世界经济的演化关系,在东亚区域秩序的背景中,继而在欧洲美洲亚洲贸易和金融秩序更大的框架内,重新诠释了中国的位置。这个经过长期的孕育而形成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世界市场的状态。他的研究已在日本、中国和国际学术界激起层层涟漪。 媒体推荐几十年来,滨下武志的开拓性工作一直把中国及其东亚周边国家作为世界史的中心位置来进行研究。他揭示了东亚社会在过去五个多世纪以来如何利用“朝贡”这种语言实现商业的持续增长。任何研究全球史的人都会重视滨下的这种具有挑战性而又有深度信息含量的研究视角。 ——彼得·珀杜/濮德培,耶德大学历史系教授 现代东亚史研究的叙事方式一般都是以中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的国别史进行的,在这种强势的传统下,滨下却始终坚持区域史的叙述方式。他将东亚与世界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并以此探求东亚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他的研究视野对目前的全球史研究具有指导性意义。 ——杉原薰(sugihara Kaoru),京都大学经济史教授 作者简介作者:(日本)滨下武志 译者:王玉茹 赵劲松 张玮 合著者:(日本)顾琳(Linda Grove) (美国)马克·塞尔登(Mark Selden) 滨下武志,(1943~)著名日本历史学家、汉学家,现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教授。在国际学界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主持了多个重要的国际学术合作研究计划。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等。滨下教授著述甚丰,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冲绳入门》、《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亚洲再思考》全7卷、《区域的世界史》全12卷、《海的亚洲》全6卷等。 译者简介: 王玉茹,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南开大学经济史学科学术带头人,南开大学经济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外经济发展比较研究、物价史、企业史等。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工业化》、《近代中国物价、工资和生活水平研究》、《世界市场价格变动与近代中国产业结构模式研究》: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经济史》等。 赵劲松,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企业理论与企业史。 张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专业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的商人组织和商业网络。 其他责任者简介: 顾琳(Linda Grove),日本上智大学副校长、国际教养学部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关注的领域为华北经济史。 马克·塞尔登(Mark Selden),美国宾汉姆顿大学社会学教授、康乃尔大学东亚项目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亚洲政治经济发展与社会运动,关注领域为中国和日本历史。 目录中文版前言 译者序 第一章 关于中国、东亚和全球经济的新视角 第二章 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 序 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和朝贡关系 国内统治秩序 朝贡秩序 朝贡体系及其变迁 中日关系和亚洲的近代转型 小结 第三章 清朝秩序的集权与分权——税收、朝贡和移民 中央和地方行政 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管理 中央和地方的货币发行权 回避制 中华与朝贡-理念和秩序 移民与广域经济圈的形成 海外移民的历史 移民和移民中介机关 移民的原因和结果 小结:中国与日本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中的白银流通与世界经济——16~19世纪的东亚 区域研究与世界史 白银流通的条件 亚洲白银 白银流通的内外网络 中国经济吸纳白银的能力 日本的金、银、铜和东亚的朝贡贸易 印度卢比的流通 银价下落与国际金融市场 结论 第五章 14~18世纪琉球的海上网络:中国、朝鲜、日本和东南亚 琉球与朝鲜的关系 琉球与暹罗的关系 琉球和爪哇的关系 派往中国的朝贡使团的构成 海域社会:朝贡、贸易、移民与妈祖、海的女神 琉球贸易的结构 朝贡贸易和琉球网络 琉球-马尼拉关系 结论:从外围看朝贡贸易体系 附录琉球和爪哇 第六章 交涉时代的海洋亚洲和通商口岸网络——朝贡与条约,1800~1900年 国家与海洋 海洋地带的形成 朝贡贸易区域的市场化 通商口岸之间关系的扩展 藩属国家和条约:1882年《中朝商民水陆贸易章程》的签署 朝鲜对清朝的抱怨 北方商业的扩展 中国海关向朝鲜的扩张 朝中关系的摩擦与朝鲜海关——独立国还是藩属国? 外国顾问及贷款问题 朝鲜海关章程与税则 结论:朝鲜与美、法、英、俄、日等国的条约 第七章 中国的外贸金融——白银、鸦片及世界市场整合:19世纪20~50年代 银价上涨和白银外流 多边贸易结算中的汇兑 贸易结构变化和“易货贸易”的出现 小结 第八章 交错的印度网络和华人网络——本国汇款体系的比较研究 导言移民问题和现代世界 一移民研究的新课题 二移民和本国汇款视角的印度裔与华裔的比较 三网络及其原理 四交叉网络的历史发展 五本国汇款与金融网络 六网络交错的各种类型和相互关系 结语——非制度性网络的活跃 第九章 上海的海外金融网络——19世纪末的朝鲜、中国与日本 清朝对朝鲜影响的扩大与广东商人 中朝贸易中的大米和黄金 清国商人的商业优势 日商和华商:金融实力之比较 山西票号在东亚的网络 山西票号仁川出张所 山西票号神户分行和东京出张所的设立 上海-仁川-神户间的三角金融 结论 英文原版注释 序言中国经济具有地方性、区域性和世界性的特征,如何从历史的角度把握这些特征是一个极为重要但同时又十分困难的课题。长久以来,经过许多学者的不懈努力,有很多研究成果已经问世。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根据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所做的个别问题的研究,对中国经济的地方性、区域性、世界性多方面要素的综合性的比较研究则几乎没有。 近年来的全球化浪潮也带来了历史研究全球化的发展,不仅对经济史研究领域,对其他学科领域的历史研究也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历史与现代的沟通和交流还不尽如人意。这不但是全球化自身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在进行历史研究时如何理解全球化的问题,尤其是如何选择研究资料的问题。 在连接历史和现代的时空隧道中,如果从历史的视角看,历史研究可能更加靠近现代。本书的各章节都是以当时长时段的资料为基础,按照长期发展的历史脉络组织起来的。 换言之,本书选取的是对长期的历史资料整理研究的一部分成果,具体内容如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