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共信阳省立第三师范支部
释义

简介

中共信阳省立第三师范支部,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位于现信阳市十三小学院内,当时为信阳最高学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期,是信阳传播马列主义、开展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之一。“五卅”运动中,三师的学生首当其冲,接受革命的教育和锻炼,涌现一批勇于投身革命的先进分子,他们积极要求参加党组织。在这种情况下,1925年6、7月间党组织的负责人刘少猷、王克新和三师党员秦君霞同志决定发展贾子郁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该校建立了中共信阳省立第三师范支部,贾之郁为支部负责人。该支部建立后积极开展了革命活动和党组织发展工作,为豫南各县革命斗争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支部成立后,发展李志生、周冠英、蔡训民、徐维刚、杨尔华、谢树芳、张绍英、周孟策、樊元德等为共青团员,成立了三师团支部,李志生为团支部书记。1926年春末,发展霍玉和入党,同年冬,贾之郁在附小介绍董一堂、蔡慕章、李一清入党,成立附小党支部。1926年,信阳在直系军阀势力统治之下,党的领导机关迁到乡下。在此期间,三师先后有多批党团员回乡搞革命活动。回汝南的有张肇西、张绍英,回正阳的有孔建五、余子敬、黄新亚、裴晓民等,回罗山的有陈孤零、郑新民,回张庄集(现淮滨县境)的有徐志强,回信阳县的有刘子文、胡守端。这些党团员在发动群众迎接北伐入豫、发展党团组织中均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孔建五、余子敬二人,1926年7月回到正阳高等学堂教书,建立了党小组,孔任组长,余任副组长。1926年毕业的肜德忱,曾任许昌县委书记,后任河南省农民协会执委,于1928年夏在开封被国民党杀害。此外,在大革命时期,从三师毕业到各地的党团员还有:张玉衡(1927年曾任汝南县委书记)、谢梅村(1926年5月在偃城负责团的工作,1927年2月任郾城县委书记)、霍怀仁(霍玉和,曾任息县县委书记、特支书记)、周殿军(周孟策,1929年任息县县委书记)等,这些党团员都为我党的革命斗争作出了贡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5: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