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共习水县委关于加快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的决定
释义

(2004年5月28日县委十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大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返贫问题,加快小康建设进程,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习水从贫困大县向经济强县跨越的重大措施,直接关系到贫困群众的根本利益,既是一个紧迫而突出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全县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扎实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确保全县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快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1994年被确定为国定贫困县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的精神和重大工作部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奋力攻坚,全县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占有粮食分别从1993年的384元和287公斤,增至2003年的1395元和428公斤,贫困人口从35.8万人减少到4.812万人。二是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三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以畜牧业为主导的农业各产业培育壮大,农村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四是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到2003年,全县GDP完成15.8亿元,比1993年增长270%;县域经济结构实现从“一二三”到“二一三”的重大转变;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税收稳步增长。五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进一步加快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实现从贫困大县向经济强县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农村和农民,难点是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民。没有贫困农民的脱贫,就没有全县的小康。我县目前还有贫困人口48120人,其中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弱、经过帮扶可以解决温饱的33225人;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方的9500人;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5395人。还有初步越过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25元—865元之间的农村低收入人口10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农业人口的20%左右,农村贫困面还比较大。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小康实现程度仅为31%,农村小康户不到20%,农村总体小康实现程度为47.11%,全县贫困程度还比较深,实现小康的差距很大。特别是我县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民还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很容易出现饱而复饥、暖而复寒,巩固温饱成果的任务相当艰巨。我县要完全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逐步实现小康,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对全县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努力开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

二、明确目标,落实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强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和省委《关于加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力度的决定》,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加强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结构调整为主线,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中心,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提高贫困人口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快脱贫步伐,切实解决温饱和抑制返贫,促进全县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工作原则:(1)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原则。新阶段扶贫开发要统筹西部大开发、统筹小康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综合开发,全面推进,完善规划、分步实施。(2)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以一类贫困乡镇、村为重点,以解决温饱和抑制返贫为主要目标,集中扶持,整体推进。除省定双龙乡外,根据我县扶贫攻坚的实际,将桃林乡、二里乡列为县定一类扶贫重点乡镇。(3)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把扶贫开发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与计划生育相结合,坚持贫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坚持规划先行、到村到户原则。实行规划到村,项目覆盖到户,扶贫资金到村,措施落实到户。(5)坚持自力更生、扶贫扶智原则。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农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努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三)工作目标:从2004年到2010年,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实施扶贫开发,到2005年,对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弱、经过帮扶可以解决温饱的33225人着重实施开发式扶贫,帮助他们改善基础条件,通过项目带动或者扶贫到户,越过温饱线;到2010年,对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方的9500人进行易地搬迁,以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努力创造稳定脱贫的物质基础;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5395人,通过建立和有步骤地实施特困群众救助制度,给予长期特殊贫困人口社会救助;对初步越过温饱线、人均纯收入在625—865元之间的10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在努力抑制返贫的同时,采取重点帮助解决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门路等措施,使人均收入突破1200元,并逐步接近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从习水实际出发,分三步走实现以上总体目标:

第一步:2004年到2005年,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人均占有粮食年均增长5%;扶持33225个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000人;建立3000名特殊贫困人口的长期社会救助,帮助10万农村低收入人口中的3万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其中,省定一类重点扶贫的双龙乡要达到省委确定的扶贫目标,县定一类乡镇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贫困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建立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为稳定解决温饱、早日脱贫奔小康奠定基础。

(2)村通公路率、村通广播电视率、村通电率达到90%以上,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力争人均拥有0.4亩基本农田,农户居住条件初步得到改善。

(3)2004年完成教育“两基”攻坚任务;进一步完善乡、村远程教育工程。

(4)完成乡卫生院改扩建工程、村综合服务室(卫生室、计生室、文化活动室)建设,实施特困人口医疗救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绝大多数人口饮用清洁卫生水,普及健康教育,人口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完善乡文化广播电视站。

(5)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1个千分点,计生率达89%以上,全面开展计生“三结合”帮扶工作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

(6)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煤炭、畜牧业、中药材等产业得到培育发展。

第二步:2006年到2007年,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人均占有粮食基本稳定在500公斤,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000人,完成2500个特殊贫困人口的长期社会救助,帮助4万农村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省定、县定一类重点乡镇达到以下目标:

(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贫困人口从解决温饱逐步实现脱贫。

(2)村通公路率达到98%、村通广播电视率达到95%左右,村通电率达到95%以上,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力争人均拥有0.5亩基本农田。

(3)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7%左右,文盲率控制在1%左右。

(4)进一步改善乡镇卫生院、村综合服务室条件,基本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现象。

(5)计生率达到91%以上,建立健全计生利益导向机制,计生工作步入依法行政、优质服务、村(居)民自治、少生优生,少生快富的良性轨道,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6)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得到有效开发,畜牧业、红粮、中药材等产业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雏形。

第三步:2008年到2010年,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左右,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500人,完成1895名特殊贫困人口的长期社会救助;通过开发式扶贫使63225个农村低收入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全县基本实现脱贫,农民因灾返贫率控制在1%左右,低收入人口控制在2%以内,初步实现从温饱向总体小康迈进。省定、县定一类重点乡镇达到以下目标:

(1)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农民居住条件得到较好改善,生活更加殷实,贫困人口开始从脱贫向总体小康迈进。

(2)村通广播电视率、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率、村通电率达98%以上,农民基本饮用上干净卫生水;

(3)人均拥有0.5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人均占有粮食达到500公斤;

(4)全面实现人口与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出生人口质量和素质有较大提高,计生率达到93%以上,进入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农村实现少生快富奔小康的良好局面。

三、认真落实新阶段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

(一)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乡村公路建设。继续实施以工代赈、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好县乡公路、通村公路的建设和改造。从2004年起,每年修建乡村公路100公里、改造50公里,到2007年实现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路通车。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原则,并与实施坡改梯、中低产田土改造、兴修中小水利、推广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大力实施基本农田建设,力争2010年实现人均0.5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的目标。

狠抓各类水利设施建设。以解决工程性缺水和人畜饮水为重点,积极争取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和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支持社会资金参与小型水利建设。大力实施病险水库治理工程、“三小”水利工程、“渴望工程”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困难。从2004年起,每年实施200公里渠道防渗工程;2007年以前争取铜灌口水库开工建设;到2010年,新建1-3个小(二)型水库,全面完成18座病险水库治理工程,修建微水池3000口,小水窖2500个,治理小山塘1000口。

继续抓好农村电力建设。利用财政扶贫资金贴息政策和争取扶贫信贷资金支持农村电网改造,提高农村通电入户率。积极争取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工程,加快农村小水电建设,建设农村小水电电气化县。到2010年实现村通电率达98%以上。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采取还林、还草、还药、还竹、还茶、还果等模式,继续实施好封山育林工程和造竹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认真搞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好第七期“长治工程”;采取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加强“四荒”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结合畜牧业发展,抓好沼气池生态工程建设,推进“一池三改”,发展养殖——沼气——种植等多种模式的生态农业。到2007年,建成沼气池5000口以上。

(二)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开辟增收途径。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大力推广优良新品种和农业适用新技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2005年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总产达到30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

按照市场引导、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特色、做大规模、培育产业的要求,采取抓大户、抓到户,引导农民调、帮助农民销、带着农民富的方法,以实施“六个万户工程”为载体,加快农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同时,要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抓好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挖掘贫困地区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加农民来自于农业的收入。要紧紧抓住畜牧业、中药材、红粮、生态养禽、竹业和蔬菜等产业不放松,建基地、兴龙头、创品牌、占市场。从2004年起要着力抓好“六大”基地建设:一是加强畜牧产业基地建设。到2007年,力争发展饲草15万亩,出栏优质肉牛5万头,优质肉羊20万只,优质生猪60万头,优质家禽400万羽以上,农民来自畜牧业收入人均达800元以上;二是狠抓红粮基地建设。到2005年在适宜区建成规范、优质、高产红粮基地6万亩;三是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基地。依托茅台酒原料基地建设,发展优良软质小麦基地20万亩;四是抓好中药材基地建设。在现有14万亩油厚朴基地的基础上,到2010年,建成20万亩以油厚朴为主的中药材基地;五是大力发展竹业基地。围绕赤水20万吨竹浆林纸生产,到2007年在赤水河、习水河、桐梓河流域建成15万亩竹业基地,六是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利用立体气候条件,大力发展早熟、中迟熟等无公害蔬菜,到2007年力争建成4万亩绿色商品蔬菜基地。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是进一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加快技术进步,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按照“龙头+基地+农户”、“中介组织+基地+农户”等模式,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加工转化率。加快双龙、桃林、二里、永安以及官店、二郎、仙源等贫困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大力发展煤炭工业,壮大镇域经济,解决农民就近就业致富。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转移贫困地区劳动力。按照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以业兴镇的要求,把小城镇建设同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加快贫困地区集镇建设,引导贫困农民进入小城镇。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包括户籍制度、社区服务体制、土地流转等改革,依托小城镇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是要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科学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依托小城镇建设实施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区、高寒山区、干旱地区等“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三是加强劳务输出,增加贫困地区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切实把劳务输出作为增加贫困农户现金收入的重要措施,建立、健全县劳务市场服务中心和乡镇劳务服务机构,为贫困农民提供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服务。县职高和农广校等要加大师资培训,结合实施“万千百”农民培训工程,加强对贫困农户青壮年的劳动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和外出务工知识,并帮助他们搞好劳务输出,提高贫困人口中劳动力在非农产业中的就业比重。到2010新增劳务培训5万人,新增劳务输出2万人。四是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自然保护区、旅游区贫困群众来自旅游业的收入。

(三)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推进科技扶贫,提高农村科技水平。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大力开展现代农业适用技术的培训和推广运用工作,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解决农业生产效益偏低,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较弱的问题。从2005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相应资金,主要用于贫困镇乡和一、二类贫困村的农业科技项目推广和农民教育培训支出。要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推进农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分离,鼓励农技人员到生产一线承包农技推广项目,鼓励支持在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围绕扶贫攻坚任务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办各类种养示范场、示范基地及农产品加工企业,为贫困地区农民打开致富门路。到2005年按编制配齐一类乡镇空编的农业科技人员,加强县、乡镇(区)、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落实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户、社会中介组织机构从事农村社会化服务,为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利用农经网、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及时传播市场信息和先进适用技术。到2007年,良种推广率达到100%,农业适用技术到村入户率达90%以上;到2010年,使每个贫困户都有掌握2-3门适用技术的劳动力,每个村都有一批科技示范户。

(四)加快农村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把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大计。围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改善条件、提高水平的目标,打好教育“两基”攻坚战。确保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50%用于农村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培训和配备,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加大农村扫盲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确保2004年9月“两基”达标验收。到2005年,对缺乏师资力量的3个一类乡镇和其他贫困乡镇,调配充实所缺师资。

要积极抓好新时期卫生工作,下大力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加大卫生投入,加强县、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加强卫生队伍建设,配备和培训卫生工作专业人员,提高卫生队伍业务水平。结合“四人四村”、“四在农家”示范带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加大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力度,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加强农村卫生执法监督和食品药品监督,整治农村医疗卫生秩序。2007年村村建有综合服务室,改变农村缺医少药局面。推行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力争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合作医疗制度和特困医疗救助制度。

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人口意识,大力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计划生育“三三三二一”的工作方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网络,实施“村(居)民自治”,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落实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奖励扶助政策,并优先向贫困地区计划生育户安排基本农田建设、“三小”水利、沼气池建设、小额扶贫到户贷款、财政扶贫资金到户项目、技术培训、学费减免等政策,鼓励群众少生、优生、快富。

大力实施“四在农家”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投入,到2010年在乡镇逐步建成精神文明活动中心,村村建有文化活动室。大力宣传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除陋习、树新风等创建活动,引导农村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弘扬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精神,激励全县干部群众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强化农村普法,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利。加强农村社会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加大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

(五)认真落实扶贫开发优惠政策。

(1)到2007年取消省定、县定一类乡镇和省定一类村的农业税及附加。

(2)将贫困生救助基金和社会各类教育资助资金,以及组织对口帮扶单位和个人捐助资金,用于免除双龙、桃林、二里及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户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一切费用。对141个一类村的学生,在报考县内高中和职业中学时,在同等条件下降一个分数段录取。

(3)多渠道筹措资金,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特困人口进行定期救助,每人每年救助金不低于200元,并逐步增长,使他们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4)在劳务输出中要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子女。

(5)县财政每年预算相应资金用于支持一类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资金、项目管理,提高扶贫效益。

一是加强对各类资金的整合。除对一类重点乡镇按省委省政府要求实行资金倾斜外,各部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扶贫、信贷扶贫、以工代赈和交通、水利、农网、沼气建设等各类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二是推行区域开发,综合治理,大力推行集团式帮扶。以重点村规划为基础,实行区域统筹,合理布局基础设施与要素投入,按照“资金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实行项目组合搭配,促使帮扶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和跨越式进步。三是切实抓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以乡镇为考核单位,以农户联保为基础,以有生产经营能力和还款能力的贫困农户为发放对象,进一步完善“双线”运行机制,扶贫部门、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共同管理,积极有序地发放小额扶贫到户贷款,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回收率,鼓励回收率高的地方滚动扩大使用规模。四是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五是不断加强与大连市金州区的扶贫协作和联系,进一步扩大帮扶的范围与力度。六是继续动员组织社会各界扶贫济困,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困难。

坚持扶贫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各类扶贫资金按照扶贫规划统筹安排使用。严格坚持扶贫项目的“三段式”管理,即:项目立项前的考察,项目实施中的督促检查,项目竣工后的验收。确保项目实施一个,成功一个,见效一个。扶贫资金要严格实行报帐制、审计制、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扶贫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杜绝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确保新阶段扶贫开发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和宣传。新阶段扶贫开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各级要把该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各乡镇(区)党委、政府要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区)党政一把手是抓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相关部门要参与抓,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统一思想、集中精力、全民参与、齐抓扶贫攻坚的良好氛围,把全社会支持、参与扶贫开发的力量调动好、引导好、发挥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举全县之力,奋力攻坚。

(二)强化考核和激励。县委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实行单独考核。对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对工作进展迟缓、项目实施不力、资金使用不当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党政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实行乡镇(区)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把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工作述职、政绩考核、职务升降的重要内容,每年度进行一次考评考核和述职。

县直部门、乡镇下派到贫困村工作的干部,扶贫工作成绩突出的,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提拔使用。在省定一类重点乡镇工作的机关干部、教师、医务人员、科技工作者,职务工资向上浮动一档;自愿到省定一类重点村工作的,职务工资向上浮动两档,连续工作满3年以后,转为固定工资,并继续向上浮动。在县定一类重点乡镇工作的在编机关干部、教师、医务人员、科技工作者和工勤人员,年终年度考核在称职(合格)以上的,每人每年度给予贫困地区补贴300元。

设立科技扶贫突出贡献专项奖励政策,专项奖励在一类乡镇、村开展科技扶贫,并使当地科技推广、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取得明显成效的单位(包括各类企业)和个人。县委政府决定每两年度召开一次全县扶贫攻坚表彰大会,对在扶贫开发中工作突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

(三)认真落实帮扶。实行领导干部挂帮和集团帮扶。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各联系一个一类乡镇,其他县级领导分别挂帮一个其他乡镇;县级领导干部、县直部门各挂帮一个一类村;县级领导干部分别帮扶3户贫困户;正科级干部各帮扶2户贫困户;副科级干部帮扶1户贫困户。集团式帮扶由县委、政府统筹安排,以一类乡镇、村为重点,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全县每年集中帮扶1-2个一类乡镇、5个一类村。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四人四村”、“四在农家”示范带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抓好“五个好”村党支部、“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创建工作,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加强行政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认真实行“两推一选”制度,配备配强脱贫致富带头人。重点抓好“四人”培养,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要按照“支部+协会”的模式,加强“四村”建设,夯实基层组织,为扎实推进扶贫开发提供组织保证。

(五)严格督促检查。县委、政府督查室、纪检、监察、审计、扶贫、统计、计划等部门要深入一线了解各地贯彻中央、省、市、县精神的情况、规划执行情况、措施落实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并将督查情况及时报县委、政府。统计部门要加强扶贫开发统计信息系统建设,及时开展对扶贫开发情况的科学监测,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准确数据。加大责任追究,及时查处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保证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推进。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20:4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