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智能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
释义 |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 英文名称: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relay 定义:在规定的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一个规定值时发出动作指令的电器。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电气安全与电力可靠性(二级学科) 概述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可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等组装成组合式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为400V及以下的TT和TN系统配电线路,用来对电气线路进行接地故障保护,防止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设备和电气火灾事故,也可用来对人身触电危险提供间接接触保护。符合国标GB/T22387-2008的要求。 适用环境1.周围环境温度 最高温度不大于40℃; 平均温度不大于35℃(24h内平均值); 最低温度不小于-5℃或-25℃; 2. 周围环境空气相对湿度 最高温度为40℃时,湿度不大于50%; 最湿月份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不大于25℃时,湿度不大于90%。 3.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4. 安装场所应无腐蚀性气体、无爆炸危险,并注意防潮、防尘、防震和避免日晒。 5. 安装位置应避免强电流导线和电磁器件以避免电磁干扰。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 指标 1路 4路 AC型 A型 AC型 A型
极限不驱动动作时间△t 0.1、05(S) 0、0.06、0.1、0.2、0.3、0.5、0.8、1、4、10(S) 0.1、05(S) 0、0.06、0.1、0.2、0.3、0.5、0.8、1、4、10(S) 额定剩余不动作电流I△no 50%I△n 动作特性 AC正弦交流电流 AC正弦交流及脉动直流电流 AC正弦交流电流 AC正弦交流及脉动直流电流 频率 50HZ±5HZ 50/60HZ可编程 动作误差 -20%~-10%I△n 输 接点容量 5A250VAC、5A30VDC 复位方式 就地、远程 就地、远程、自动 就地、远程 就地、远程、自动 电 功耗 ≤5W 工频耐压 电源//输入//输出之间交流有效值2kV/min
湿度 ≤95%RH,不结露,无腐蚀性气体场所 海拔 ≤2000m 安装接线剩余电流动作继电器属于低压电器的一种,其使用条件及安装要求应符合低压电器的常规使用条件和安装要求,安装接线必须正确无误。另外分离式剩余电流继电器在与低压断路器或交流接触器配合时,不仅应注意主线路的接线,还应注意辅助电路的接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装和运行的正常运行,使剩余电流继电器在低压配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起到对人体电击和接地故障火灾的间接防护作用。 1 根据低压系统接地型式确定接线方式 剩余电流继电器在安装接线之前,首先应查清低压系统接地形式,我国低压系统接地形式有TT、TN、IT系统。由于IT系统自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在特殊情况下采用,且安全性能高,一般不采用剩余电流继电器。 1.1 在TT系统中的接线要求 在TT系统中,无论是22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接用二极二线式剩余电流继电器,还是三相设备与单相设备共用的三相四线式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接用三极四线式或四极四线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其中相线必须穿过剩余电流继电器。 1.2在TN-S系统中的接线要求 在TN-S系统中,必须满足上述1.1在TT系统中的接线要求外,还必须满足保护(PE)线不能通过剩余电流继电器。 1.3 在TN-C-S系统中的接线要求 TN-C-S系统由TN-C系统改造而来。只有将TN-C系统改造为TN-C-S系统、TN-S系统或局部TT系统。才允许安装剩余电流继电器。 TN-C-S系统接线必须满足上述1.1、1.2中对N线和PE线的要求。 在TN-C-S系统中,剩余电流继电器只允许使用在N线与PE线分开部分。通过剩余电流继电器的N线,不得作为PE线,不得重复接地。 剩余电流继电器负荷侧的N线,只能作为中性线,不得与其他回路共用。 TN-C系统的配电线路因运行需要,在N线必须有重复接地时,不应将剩余电流继电器作为线路电源端保护。 2 根据电气设备的供电确定接线方式 单相220 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接线时应有一根相线和一根N线穿过二极二线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三相三线式380 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接线时应有三根相线穿过三极三线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三相四线式380 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在三相设备与单相设备共用的电路接线时,应有三根相线和一根N线穿过三极四线式或四极四线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三极四线式或四极四线式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分为中性极不能断开和能断开两种,接线时要和供电方式相配合。 应用实例1、产品选型 (以ASJ产品为例) 型 号 基本功能 可选功能 产品外形 1路 AC型 ASJ10-LD1C 1路AC型剩余电流测量;电流越限报警指标;四种额定动作电流可设定;两种报警延时可设定;互感器断线报警指示;两组继电器输出(一组常开,一组转换);具有就地,远程测试、手动复位功能。 / A型 ASJ10-LD1A 1路A型剩余电流测量;30%、50%、70%TRIP棒状LED指示;十种额定动作电流可设定;十种报警延时可设定;互感器断线报警指示;两组继电器输出(一组常开,一组转换均可设定)*;具有就地,远程测试、手动、自动复位功能。 ASJ10L-LD1A 1路A型剩余电流测量;电流越限报警背景灯指示,声报警;每路皆有10种动作电流可设定;10种报警延时可设定;2组继电器输出(一组常开,一组转换);具有就地,远程测试、手动复位功能;RS485通讯;带10条事件记录。 RS485 4路 AC型 ASJ10L-LD4C 4路AC型剩余电流测量;电流越限报警背景灯指示,声光报警;每路皆有4种动作电流可设定;2种报警延时可设定;4组继电器输出(每组常开/常闭可编程设定);具有就地,远程测试、手动复位功能;带40条事件记录。 RS485 A型 ASJ10L-LD4A 4路A型剩余电流测量;电流越限报警背景灯指示,声光报警;每路皆有10种动作电流可设定;10种报警延时可设定;4组继电器输出(每组常开/常闭可编程设定);具有就地,远程测试、手动复位功能;带40条事件记录。 1路 AC型 ASJ20-LD1C 1路AC型剩余电流测量;电流越限报警指标;四种额定动作电流可设定;两种报警延时可设定;互感器断线报警指示;两组继电器输出(一组常开,一组转换);具有就地,远程测试、手动复位功能。 / 48方形 A型 ASJ20-LD1A 1路A型剩余电流测量;30%、50%、70%TRIP棒状LED指示;十种额定动作电流可设定;十种报警延时可设定;互感器断线报警指示;两组继电器输出(一组常开,一组转换均可设定)*;具有就地,远程测试、手动、自动复位功能。 注:继电器可设定功能表示,客户可通过面板上的拨码开关自行设定继电器上电初始化状态,常开或常闭,具体设定方法请参照使用指南相关章节。 2、产品安装接线 ①TT系统推荐采用ASJ。因为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很小,且较难估计,达不到开关的动作电流,外壳上将出现危险电压。 ②TN-S系统 可采用ASJ。更快速灵敏切断故障,以提高安全可靠性,此时PE线不得穿过互感器,N线必须穿互感器,且不得重复接地。 ③TN-C系统 不能采用ASJ。因为PE线和N线合一,若PEN线不重复接触,当外壳带电,互感器进出电流相等,ASJ拒动;若PEN线重复接地,部分单相电流将流入重复接地,达一定值后,ASJ误动。 ④TN-C-S系统 F点前为TN-C系统,不能采用ASJ;F点后为TN-S系统,可采用ASJ,但PE线不得穿过互感器。 ⑤IT系统按规定采用ASJ。为防止系统绝缘降低和作为二次故障后备保护,依据接线型式,采用类似TT或TN系统的保护措施。首先应采用绝缘监视装置,预测一次故障。 3、 产品与交流接触器组合时的电路图1中辅助控制电路配线,均应从被保护线路设备的交流接触器主触头前端电源侧引至接线端子。如果错误地把辅助控制电路的配线接于主触点下端,将无法实现自动重合闸。从图1中不难看出,ASJ执行终端出口继电器触点接线端子95、96、97是一对常闭、常开触点的直接输出。可根据不同规格不同电压等级的低压断路器或交流接触器来选择配线。 4、产品作为剩余电流报警器时,接线图如图2所示作为漏电报警器时,主要适用于连续生产而不能停电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及一些不允许停电的自动化流水线设备上,报警设备一般应有灯光显示或电铃、蜂鸣器或二者兼备。图2中绿灯HG作正常运行指示,红灯HR作漏电报警指示,并兼有蜂鸣器HA。 附件(剩余电流互感器)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剩余电流互感器 英文名称:residual current transformer 定义:用作变换剩余电流的一个或三个连接成一组的电流互感器。 应用科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电测量仪器仪表(二级学科);仪用互感器(三级学科) 应用领域剩余电流互感器保护动作整定电流可以从mA级到A级,有相当高的动作灵敏性,因此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对于TT、IT、TN-S TN-C-S系统接地系统均可适用。安装时A、B、C三相导线与N线一起穿过一个剩余CT。 应用方案1)该装置主要应用于系统保护,作为直接电击、间接电击、电器火灾以及分级保护的防护。在直接电击防护中只作为补充防护,此时额定剩余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oS。 2)下列设备和场所必须安装保护装置:移动式电器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生产用的电器设备、施工工地的电气机械设备、安装在户外的电器装置等(详见GB13955)。 3)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应充分考虑系统正常泄漏电流值。一般不小于正常实测泄漏电流最大值2-4倍:分支线4倍;支线2.5倍;干线2倍。根据经验公式: 单相回路:I△n≥In/2000(照明) 三相回路:I△n≥In/1000(动力或动力照明混合)式中In为线路最大供电电流。4)为了保证分级保护动作的选择性,上下级间的电流和时间配合应符合下列规定: I△n1(上级)≥I△n2(下级) tF(上级ASJ返回时间)>tFa(下级ASJ分断时间),时间差不小于0.2S。 一般分支线和末端:30~100mA、≤0.1S;支线:300~500mA、0.2~0.8S;干线:500~1000mA、≤2S。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