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罗俊仪著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2-1 版 次:1页 数:387字 数:217000 印刷时间:2006-2-1开 本:纸 张:胶版纸 印 次:I S B N:9787801909428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该书从ITS产业的性质、地位、发展前景、现状分析、发展选择模式、发展目标、区位选择、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诸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构建了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的新体系。该书主要创新之处是:(1)科学界定ITS产业的内涵、性质、地位,系统概括发达国家ITS产业发展模式,为中国ITS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项研究在国内尚属一项开拓性的研究。(2)指出产业化基地是属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种组织模式,概括其内涵是:以龙头创新研究机构和企业为依托,在空间和地域上集中ITS高技术企业的集合,是全国同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龙头和基地,具有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和产业发展先导的特征。(3)提出“小基地、多功能、强辐射”为特征的ITS产业化基地发展的新思路,构建产业化应用研究机构+企业+大学+政府的基地建设发展的新型R&D模式,构建ITS产业化基地功能体系。(4)提出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给出基础环境建设、人文环境建设、政策推进、服务支持和法规调控的基地运行模式。(5)构建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Borda数法赋权,构建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区位选择实证分析,构建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 作者简介罗俊仪,1951年11月生,1968年11月出生,1968年11月参加工作,管理学博士,现任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二级警监。 20多年来致力于公安交通管理事业,并从事其研究工作,其中《对冰雪路行车安全有关问题的探讨》、《加入国际道路交通公约是我国实现国际融通的切入点》、《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等多项研究成果,先后7次荣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出版了《道路交通管理法学》、《道路交通法律制度研究》等专著;在国家重点刊物及国际学术论坛上发表、交流学术论文数十篇,约25万字,特别是《创建中国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的理论依据》等7篇ITS系列学术论文,为创建中国ITS产业化基地鼓与呼,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目录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综述 一 高新技术园区理论研究 二 ITS产业技术研究 三 国内有关ITS产业化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 理论概述 二 对ITS产业的性质、地位、现状、发展前景的分析研究 三 ITS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 四 评价模式和对策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理论创新与政策实践相结合 二 规范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三 比较研究 四 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第五节 创新之处 一 理论观点的系统性和创新性 二 发展模式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 一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成基础 二 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成的运作机制 三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第二节 有关高新技术园区理论 一 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二 高新技术园区的功能 三 高新技术园区组织、管理模式简介 第三节 有关产业集群理论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 二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运行机理 第四节 有关产业化基地的理论 一 产业经济学理论对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启示 二 产业化基地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三 产业化基地的发展基础和运营机理 第三章 ITS产业的性质、地位、发展前景及现状 第一节 ITS产业的内涵、性质及地位 一 ITS产业的发展 二 ITS产业的内涵 三 ITS产业的性质 四 ITS产业的地位 第二节 国外ITS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借鉴 一 国外ITS产业化的现状和前景 二 国外ITS产业化推进模式 三 我国对国外ITS产业化发展状况的借鉴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一 中国ITS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二 中国ITS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三 中国ITS产业发展的前景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建设的必要性 一 发展和应用ITS是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发展和应用ITS是发展相关产业的客观要求 三 发展和应用ITS将带来巨大的交通、环境和社会效益 第四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模式及发展目标的总体构想 第一节 产业化基地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一 产业化基地概念的由来及内涵界定 二 产业化基地特征的辨析 三 产业化基地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产业化基地模式类型及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模式选择 一 国内外产业化基地的模式类型 二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模式选择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总体目标构想 一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总体目标 二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技术发展重点及目标 三 “十五”期间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目标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功能 一 ITS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先导功能 二 ITS产业创业企业的孵化功能 三 ITS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功能 四 ITS行业规划与协调功能 五 ITS知识共享与人才培训功能 第五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区位选择 第一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建设的选择原则 一 国家社会发展战略全局 二 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三 区域经济结构基本适应 四 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性 五 城市区域功能分布配套 第二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一 基地区位选择评价原则 二 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模型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 指标的无量纲化 三 综合得分的确定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区位的选择 一 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 实地评价中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三 综合得分的确定 四 无锡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组织模式 第一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管理与开发双重推进模式的选择 一 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二 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和借鉴 三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组织模式的构建 第二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领导体制的构建 一 立项管理 二 资金的运营与管理 三 目标管理 四 过程管理 五 收益分配原则的制定 六 后勤服务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入驻企业的连接机制 一 培育和发展我国ITS企业技术联盟的战略意义 二 培育和发展我国ITS企业技术联盟的组织形式 第七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运行模式 第一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运行模式的特征 一 政、产、学、研结合共建基地 二 以龙头科研院所为依托,实现有序发展 三 搞活运行机制,开放创建基地 四 建立高素质的创新团队 第二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基础环境 一 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 二 知识基础设施建设 三 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人文环境 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 建立激励性的人才管理体制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政策环境 一 对ITS产业的财政投入支持 二 对ITS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激励政策 三 对ITS产业实施特殊的信贷优惠政策 四 对ITS产业实施研究开发扶持政策 五 对ITS产业实施技术贸易政策 六 对ITS产业实施吸引人才政策 第五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服务支持 一 完善信息和服务体系 二 建立相应的资本市场体系 第六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法规调控 一 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科技法规的借鉴 二 完善我国ITS产业化基地法规调控的基本思路 (291) 第八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 二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三 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 四 评估指标的涵义 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确定 一 评估指标等级划分 二 评估指标等级划分标准 第三节 评价模型的构建 一 评价指标权数分配 二 评价矩阵的确定 三 综合评价 第四节 对中国无锡ITS产业化基地建设预期绩效评价的研究 第九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强化政府有关部门对ITS产业化基地的组织领导 一 加强组织领导 二 确保措施到位 第二节 完善政府对ITS产业化基地的推进政策 一 采取明确的产业倾斜政策 二 出台体现ITS产业化基地特殊性的优惠政策 三 政策应促进ITS产业化基地整体功能的协调 第三节 制定有关ITS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 一 进行重点规划 二 加强龙头作用 三 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四节 推进ITS产业化基地的国际化 一 ITS产业化基地投资环境的国际化 二 基地内ITS产业的国际化 三 ITS产业化基地人才的国际化 第五节 完善ITS产业化基地投融资体系,加大引进外资力度 一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二 实现融资多元化 结论 中国智能交通(ITS)大事记 图表索引 一 图题索引 二 表题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