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至不至相似过类
释义

佛教术语,因明用语。又作至非至相似过类、至不至难。印度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之第八。系以“因”(理由)至不至“宗”(命题)妄为难破对方之过误。即立者(立论者)藉因来成立宗时,敌者(问难者)强加论难,谓若宗至因,则宗与因无差别,若不至宗,则宗与因无关,故因至不至均不能证成宗;此种两面非难以为方便所造成之过失,即称至不至相似过类。例如敌者欲破斥立者,谓立者之“声是无常(宗),勤勇无间所发性故(因)”,其中,“勤勇”之因若至宗上,则宗与因无因果之差别,无差别则不成“能立”、“所立”,如池水入大海,二水相合无异;反之,若因不至宗,则亦不能成因,如火不至则不能烧,刀不至则不能斫,故如立“声常,眼所见故”,此“眼所见故”之因与“声常”之宗不合,不能至宗,而为似因所摄;如是,至与不至皆不能成立。此种不去论究“因三相”之欠缺与否,而专从至、不至两方面来双关征责对方之因,敌者自身已招此至不至相似之过。(如实论道理难品、因明正理门论本、因明论疏明灯抄卷六末、因明论疏瑞源记卷八)((参见:十四过类)415、“因明”2276)p2538

FROM:【佛光大辞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