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志舟楼 |
释义 | 志舟楼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坐北向南,楼为重檐三层攒尖顶,占地面积320平方米。进深17.8米,高约16米。平面为十字形,第一层比二、三层向外延伸6米,第一层为八个翼角,二、三层各为四个翼角,每角都用斗拱,斗以瓶形,拱为花瓣状。全楼共有48棵圆术柱支撑,中间四根直达顶部,而这些柱子,全是用上好柏树使用。柱础为鼓墩形,鼓墩雕刻似灯笼,看上去非常精致,志舟楼在建筑上有一大特点,就是全用木结构,从一层至三层,除有一尺石脚外,全是木料榫卯相接,没有一石一砖或土基,构建上确有独特之处。近年来,一至三层和配亭都全换上崭新的黄色琉璃瓦,顶上装琉璃宝瓶,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金光闪耀。二、三层的飞檐角悬有风铃,清风徐来,清脆悦耳,楼的一层四周装雕花格扇,都很讲究。裙板部刻人物花卉,梁坊上绘山水花鸟图案,门楣严整肃雅。窗扉木雕,棂饰玲珑透剔。 ??一层两侧原配有一副抗日战争时期对联: ??众志成城誓雪国耻; ??同舟共济力挽时艰。 ??几经变迁,现在亭阁和窗扉柱子,梁坊、斗拱、翼角等又重新彩绘,48棵柱子全装饰为朱红。看去格外清新美观而更有气派。在四周己重新悬满以古今名人,书法家的墨迹复制而成的一些楹联,其中有: ??清道光年间云贵总督林则徐的 ??最养百花惟晓露; ??能生万物是春风。? ??泉从石飞听有奇响; ??云与松合荡为虚光。...... ??清乾隆进士,太子待读蒙自人尹壮图的 ??文擅雕龙才夸绣虎; ??琴号珠柱书名玉杯。 ??明末清初,云南书法家阚祯兆的 ??回首息机举世尘埃野马; ??放声长啸此形天地沙鸥。 ??清末民初,任四川桌台的云南白族学者赵藩写的 ??月榻静调绿艾绮; ??晴窗闲写黄庭。 ??《玉溪书画》主编、原地委宣传部长,诗人洪炎德撰,邑人李延弼书的 ??抚仙湖连凤麓城,金莲玉笋,绿水青山,人在图囝三春景; ??诸葛相与李将军,纬地经天,丹心赤胆,胸怀祖国百代功。 ??还有一些现代书法家,诗词家撰写的很多对联,使楼阁增添不少光彩和气派。这些书法笔力神韵,不拘一格,遒劲磅礁,流畅洒脱,给后人留下难得的艺术珍品。 ??从一楼沿20凳木板楼梯上就是该楼的第二层,也是二楼。楼上有明廊,朱柱相间与彩壁交相辉映,给人一种温馨敞亮的感觉。二楼檐下悬一匾,为旧时云南省财政厅长李培天写的行草:"远吞山光",道出了登楼远跳之意境,信步在明廊间,有广大的空间感,心舒意畅,遥看四周,锦透田园,历历在目,澄江八景收在眼底,东观:"东浦流虹"、"金莲捧日"、南揽"仙湖夜月"、"玉笋擎天",西仰"西山伏虎"、"龙宕灵湫",北腐"罗藏朝云"、"丹凤衔书"。这里实为观赏澄江全景的胜地。 ?? 二楼再上14凳楼梯,为其三楼,三楼南面檐下悬有一块,书法家吴绍麟书写的"志舟楼"三个魏碑体楷书木刻匾。 ??身在此楼尤居空中楼阁,心旷神怡,视野极阔,极目俯视,田野阡陌纵横,大地铺金叠秀,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林荫街道。抚仙湖中轻舟荡游,柏油路上车辆穿梭。东、西大河,犹如两条矫健的巨龙直向湛蓝的抚仙湖游去。在此楼给人"一幅湖山来眼底,山光水色共一楼"之感。同时也是晨观朝霞,晚赏夕阳的好场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