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肢体不等长 |
释义 | 肢体不等长的原因 由于先天关节畸形、骨关节感染、创伤、骨骺肿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所致,但是,也有一些病人病因不明,属于特发性。肢体不等长会影响人体外观与功能。下肢不等长只要超过3cm,就会超出人体的自身的代偿范围,造成步态和功能的障碍,并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在骨骺 (生长板)没有闭合之前,如果肢体不等长的长度超过3cm,说明以后相差的长度要更大,需要及时的外科干预,否则,长期的不等长双下肢将会造成脊柱和骨盆的发育畸形,成年以后,即使矫正了长度,也会遗留难以弥补的缺憾。 肢体不等长的治疗方法 肢体延长术,它是指在四肢骨延长时,神经、血管、肌肉、皮肤等软组织同步增长,用以治疗肢体主要是下肢短缩畸形的矫形外科技术,是目前矫正患者姿态,恢复或改善肢体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很多原因所导致单侧短肢畸形,不一定都需要手术治疗。一般的上肢不等长不会有太大的功能障碍,也不影响美观,因此会很少需要治疗。双下肢不等长少于3cm时,人体可通过骨盆倾斜和脊柱侧凸而代偿,不影响功能,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会引起继发性腰疼。相差大于3cm时,则出现明显的骨盆倾斜、脊柱侧弯、足下垂、步态异常,甚至对侧膝髋关节屈曲,行走困难,久之尚可能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因此需要尽早矫治。 传统的下肢等长术有骨骺生长阻止术,短肢延长术和长肢缩短术,即均衡术。因为骨骺生长阻止术和长肢缩短术虽能恢复肢体等长,但均使人体变矮,破坏肢体比例,影响外形美观,多年来临床已很少应用。肢体延长术能使身高增加,病人乐于接受。特别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骨穿针外固定器研制的不断创新,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应用技术日趋完善,目前骨穿针外固定器疗法在肢体延长的临床应用上,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许多以往难以治疗的肢体伤残改进或恢复了功能,使渴望增高健美的人梦想成真。 治疗肢体不等长时的注意事项 骨延长中发生关节拘缩,应早期开始关节训练。必须研究患者在精神上,肉体上专治的方法,例如,延长中患者能够入浴。中断学业,也必须在入院中与养护学校相结合,进行教育补课,如:学习电脑。 应跟肢体不等长患者说明的几点情况 1.正确把握患者精神、肉体的障碍,通过骨延长能获得什么?必须给本人及家属说明。 2.伴随着骨延长中的危险及痛苦也应以文书的形式给患者说明,神经质的人不可轻易手术。 3.骨延长的本人应意志坚强的人。长时间与家属协力是不可缺少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