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知识动员 |
释义 | 引言动员(mobilization)是指采取行动或者准备行动[1],发动相关人员参加某项活动[2][3],为服务和实践做准备。知识动员(KMb)这一概念,由加拿大社会科学及人文研究委员会在2001-2002年间提出[4]。 传统上,知识管理工具并没有促进知识内容的有效传播。知识管理不能有效地使用知识管理工具、改善运用存储知识的流程,这是由于知识管理一直关注于知识显性化存储的基础设施的整理与设计,集中于知识的精炼、管理和分配等方面[5][6]。引入知识动员,将关注焦点从供给驱动转移到需求驱动,它将克服众多组织中实施知识管理带来的一些问题[1][7][8][9]:①知识传播的非开放性:开发或者拥有知识的员工不愿意将其掌握的知识传授给那些认为自己能够对知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员工,除非采取有效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②知识的时效性:知识具有时效性,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变得过时,因此需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加速更新、加强和改善知识的核心要素;③知识的隐晦性:具有隐性知识的人,很难和其他知识用户进行具体描绘和分享;④知识很难进行分配与使用,并且其分配和再使用独立于知识生产者;⑤对知识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共享性知识的创新。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知识动员的概念应运而生。知识动员在处理和转化用户的信息和知识需求时,需要考虑用户所处的情景,并将需求转化成用户所需的形式,进而提供快捷方便的不同形式的服务。知识动员不但可以发现目前和将来的计划与威胁,还可以改进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深入探讨知识动员的概念及内涵,对知识动员的方法进行分析,揭示知识动员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动员模型,以便为解决传统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供参考。 定义对于知识动员,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并且取得共识的概念。不同学者所处的领域、知识背景不同,对知识动员进行了不同视角的诠释,所强调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知识动员的内涵也有所差异。 (1)从涵盖范围定义知识动员 知识动员包括知识传播、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10]。知识动员是涵盖性术语,其隐含的含义是知识动员强调行动,包括使知识发挥作用的不同策略、方法和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的价值进行了延伸,超越其原有的价值。 (2)从目的和作用来定义知识动员 知识动员是需求驱动的,拥有知识的个体是知识认知的组成部分,个体有权决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和谁分享知识和经验[11][12]。对知识动员过程的需求和挑战来自于不断的变革、日益不确定性和越发复杂的区域或者全球环境。知识动员有效地运用知识进行思考或者采取行动以获取思路和方法,与相关人员、项目以及机会进行关联,并拥有由一流的协助者支持的密集型学习环境。 在知识动员过程中,决策者、管理者和思想家直接接触,获取和运用知识,采取有效地措施影响政策,通过交谈与沟通来检验同事以及合作伙伴的技能。知识动员是基于研究证据而采取行动的,并装配和协调研究结果,同时建立和维护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利用研究成果。 (3)从动员过程来定义知识动员 知识动员是通过有限社区中倾向性知识的创造、吸收、标杆、共享和应用来创造价值和价值流的过程。从知识来源(研究人员或专家)到知识应用(实践人员、社团建设者、社区),知识动员将会形成知识的有效创造、移动和调整,以便于随之而来的行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13]。知识动员是一个主动过程[14],特别是通过公开的资助程序,使预期客户获得所需知识。其最好的效果是对获取的知识形成共识,并且走向成熟,即形成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知识的共享流,利用一切机会和方法把以社区为基础的知识转移,并提升到以研究为基础的知识开发中。 (4)从动员的实质来定义知识动员 知识动员弥补了掌握相应知识的专家与需要相应知识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之间的差距[15]。知识动员超越了简单的知识转移,它需要所有利益相关者开明的视角进行深入沟通和团队合作。研究人员和实践人员之间存在以下差距[16]:知识差距、文化差距、动机差距、切实性差距、实时性差距、出版差距、阅读差距、用词差距、活动力差距、教育差距、时间差距。知识动员是为满足用户需求和认知特征,采取符合使用情景的形式,对知识的实效性应用,它使参与者清楚如何为行动做准备,以产生知识增值。 (5)从动员的功能来定义知识动员 知识动员是发动知识工作者,集合、调动以及准备自身知识服务于实践的复杂过程[17]。知识动员可以把有用的知识转化为主动提供的服务,以造福社会,这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或者实践来积累知识。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动员的功能涉及:建立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关性;揭示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可知性;调动个体、组织或部门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在这种复杂过程形成知识强有力的、富有成效的关联;塑造了分享并获取有益的知识是一种责任和权力的氛围。 (6)从面向的对象来定义知识动员 知识动员是加强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团体合作(研究人员、决策者、实践者、知识中介)之间进行的非线性系列活动。知识动员中涉及的人员包括在自身专业环境中,对于有志于加强知识获取和运用的医疗保健、教育、商业的从业人员、学者或者研究人员。他们拥有许多知识动员(管理、转移、交流、传播、扩散)的经验,对于聚焦的、集约的活动感兴趣,而这活动构建实践社区,并且将制定议程,构建高效的知识动员战略价值[18]。知识动员提供相应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对研究和知识专家的影响。各学科的研究人员通过与客户需求进行匹配,使研究人员的工作或者实践经验可以影响客户的政策或者决策。 (7)从技术视角来定义知识动员 知识动员是知识管理方法和技术的改进,代表了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的新阶段[1]。知识动员研究采取移动技术,解决传统知识系统应用于目前组织结构带来的问题,因此,知识动员和知识工程、人工智能以及移动计算等主题密切相关[19]。根据这一定义,知识动员包括充分发挥各种先进的移动网络和设备的功能,摆脱传统知识管理工具在时空上的限制,优化知识实践的过程。 根据以上各种定义,可以从以下视角对知识动员进行理解:知识动员注重知识活动的延伸和优化,从而区别于知识管理、知识中介、知识转移和知识交流;知识动员注重创新与服务,形成“知识——行动——价值”转化的三阶段,尤其是强调将新型知识转化为行动的能力;知识动员注重过程的连续循环,经历“知识需求——研究发现——科研实施——落实行动——实践者——实践社区——知识需求”这样循环的过程;知识动员注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尤其是移动信息通信技术的运用,突破时空的制约;知识动员注重文化氛围的构建,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创造积极主动地分享并获取有益的知识的氛围。 综上所述,知识动员是以知识客体(知识需求者)的需求驱动的,满足知识客体的需求和认知特征,为实现知识的价值延伸和创新性增值,采取有效的机制,权衡知识主体及知识客体所处情景,充分考虑知识客体使用知识的时间、目的、方式等,进而采取行动的复杂、迭代、非线性的社会过程。在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之间,可以采用任何媒介进行多向积极地实时沟通或系列活动,进而正面影响知识客体的实践、行动和决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