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支管双钟水母 |
释义 | 分类信息中文种名 支管双钟水母 拉文种名 A.ernesti Totton 中文门名 腔肠动物门 拉文门名 COELENTERA [CNIDARIA] 中文目名 钟泳水母目 拉文目名 CALYCOPHORAE 中文科名 帕腊亚水母科 拉文科名 PRAYIDAE 地理分布东海、南海;太平样热带水域、加利福尼亚,印度洋赤道水域和马达加斯加,大西洋的墨西哥湾、非洲两部沿岸,红海。 形态特征多营养体期:多营养体期由幼态泳钟和第2泳钟组成。幼态泳钟呈卵圆形,长为5.5—6.8mm。干室呈长裂开孔,位于泳钟的侧面,干室内有营养体,中央器官.干室背面有外套管绕着中央器官。泳囊小,位于泳钟的下方,顶部有1条基管。第2泳钟比幼态泳钟大,呈长卵圆形,长为12—13.2mm,干室细长而浅,问外开口,外套管细长沿干室上下延伸。泳囊小,辐管4条,侧辅管简单呈弧状不与基足管相连。 单营养体期的叶状件顶部圆凸,分为三叶,围绕着中央器官有5条管,即背叶状体管,腹叶状体管,叶状体距管,右干室管和左干室管。其中右干室管比左下室管长约3倍,所有各条管末端均略为膨大,干室内有中央器官,营养体和触手等附属物。 生活习性南海中沙群岛周围海区,主要栖息于350 m下层,太平洋加利福尼亚栖息于200――2700 m各水层,大西洋比斯开湾栖息于2――2000m各水层。岛局园海区和尚沙群岛北部海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