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
释义 | 简介"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是在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历史、考古、物理学等多学科资源建立而成的。 历史学系始建于1958年,是郑州大学建校之初建立的七个系之一,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1976年,设置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是河南省高校中唯一的考古学专业,也是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同类专业之一。1980年以来又陆续成立了历史研究所、殷商文化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古代历史文化研究。 2001年,为适应学科发展的形势,赶上世界考古学发展的潮流,又成立了跨学科的学术机构"科技考古中心",积极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培育交叉学科,以便更好的进行历史文化遗产教学与研究工作。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与积累,在国家、省、校内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下,本学科的整体实力不断加强,涌现和造就了一批学养深厚的著名学者,开辟了一批颇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本中心所依托的历史与考古系目前拥有两个博士点(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历史学),六个硕士点(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世界史),三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世界史),特色突出,优势明显。本中心承担?quot;中国古代文明与考古学"被列为郑州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研究基础1.基础设施:郑大新校区为本中心规划了4000余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其中包括办公室、资料室、考古标本室、理化实验室、文物陈列室、教授工作室、多媒体教室等。在南校区保留有1000平方米的办公室、资料室、考古标本室、文物陈列室,配备有电话多部、传真、激光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及光学相机多台、摄像机、绘图仪,电脑多台及网络终端。实验设备有穆斯堡尔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中心图书资料室有书8万册,期刊20余种,具备进行历史文化研究及考古发掘文物研究的基本条件. 2.研究队伍: (1)人员构成:本中心现有专职研究人员12人,其中教授11名(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在读博士生1人)。兼职人员5人,其中校内兼职人员2人(均为副教授,博士1人,在读博士生1人);校外兼职人员3人,均为研究员职称的省内考古机构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从知识结构看,研究人员由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方面的学者组成;从年龄层次看,形成了一个老、中、青结合,具有良好协作精神的学术梯队。 (2)学术影响:本中心的学术研究是在高敏、李民等老一辈学者的指导下进行的。韩国河、姜建设、张国硕、王星光等中青年学者已经成为研究中心的中坚力量。本中心在夏商周考古、秦汉考古、先秦、秦汉魏晋历史文化、古代历史文献、陶瓷科技考古等历史文化遗产研究的几个重要领域均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考古发掘报告、学术专著和研究论文。 本中心的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均为年富力强,在各自研究领域的取得丰硕成果的学者,其中有博士生导师多人。中心主任韩国河教授具有历史学和文学(日本)两个博士学位,是河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才,河南省特聘教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有在汉代的两京西安和洛阳地区从事考古发掘的经历,著有《秦汉魏晋丧葬制度研究》、《西安龙首原汉墓甲编》、《长安汉镜》、《论秦汉魏晋时期的家族墓地制度》、《日本发现的三角缘神兽镜源流述论》等专著和论文,是国内秦汉魏晋考古及历史文化研究领域颇有影响的青年学者。张国硕教授致力于夏商周考古及夏商周族源研究,著有《夏商都城制度研究》、《夏商周三族源流考》、《夏纪年与夏文化遗存刍议》等,是这一领域功力颇深的中青年学者。 李国霞教授、赵维娟副教授等与高正耀教授一道,运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开展古代陶瓷研究,已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基金项目,2项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开放实验室项目,2项省级鉴定项目;共发表论文40篇,其中多篇为SCI检索杂志。进行了一系列将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古陶瓷研究的工作,在宋代著名瓷器制作工艺与秦兵马俑产地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是科技与考古相结合方面卓有成效的实践工作。 杨天宇教授研治"三礼"数十年,先后出版《仪礼译注》、《礼记译注》、《周礼译注》等专著,在《文史》、《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集点校注译于一体,尤精于源流考辨、版本校勘和名物制度考释,多发前人所未发。王星光教授在科学技术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均作了探讨,对中原地区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黄河历史地理、上古时期环境与文化变迁及农业科技史等重要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王蕴智教授是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古文字研究会会长,曾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商周宗教研究》和《甲骨文词义系统研究》,在古文字研究领域成绩突出。此外,姜建设教授、安国楼教授、郑永福教授、张旭华教授、张民服教授等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确立了其学术地位。 建设目标总体目标是, 利用河南省历史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的优势,以考古学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为主线,带动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及中原文化(文明)的研究。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申报工作以本中心为平台,争取在3年内拿到一级学科的博士点,使郑州大学考古、历史学科成为一个与国内外同类大学该学科整体水平相当、中原文化与古代文明研究方向水平领先、河南乃至全国培养高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具体设想为: 1. 基础建设 加强考古发掘实习基地建设 选定中长期考古实习基地和辐射点,主要用于考古专业在豫中、豫东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室内整理与研究环节。 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文物标本室的建设,为发掘文物整理、文物展览、文物照相、库房维修等为教学和科研各项工作提供较好的条件。加强科技考古实验室建设,并添置一批用于考古绘图、摄影、胶片冲扩、测试技术的仪器设备,并改善实验室环境。建立多媒体教室,配置足够数量的微机、投影、幻灯、光盘等设备,购置用于教学的照相器材和考古测绘工具。启动一些有重大考古发现的课题,如文明探源预研究、夏商都城研究、东汉陵墓的调查等等;积极参与国家大型考古发掘工程,如南水北调考古发掘。 2.科学研究 确立三大研究方向、五个子研究方向。 三大研究方向为:田野考古与文物研究;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 五个子研究方向为:中国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研究;古代城址研究;秦汉魏晋陵墓研究;历史文献研究;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中原文化研究。在保持现有特色的基础上, 将本中心逐步建成中国文明、夏商周考古、先秦秦汉魏晋历史文化、古代陶瓷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心之一,并成为国内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通过三年的建设,争取出版学术专著10部以上,在SCI、CSSCI及其它国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以上,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科研奖励1-2项。新增国家或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自选项目(重点开放课题)4项。其中,自选项目的成果认定、结项由本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专家认定。 3.人才培养 每年面向全国培养硕士研究生10-20人,培养博士研究生4-8人。 4.学术交流 邀请国内著名学者5-8人次,国外著名学者3-5人次来校讲学;派出3-5人次参加国际学术活动;承办人2次以上的全国学术讨论会;承办1次国际学术会。 5咨询服务 积极参与、主动承揽国家、省及其它地区、部门委托的研究课题,为国家和地方经济与文化建设服务,为保护和弘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服务。 6.科研体制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