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有叙
释义

(公元1868-1934)清宣统三年(1911),民国建立后连任始任新疆省奇台县(原为古城县)知事。获得二等嘉禾奖章。为“禁烟之难,为全省之冠”的奇台县禁烟有功获北京政府褒奖。同时在保安疆邑,筹办军需,整顿学堂,兴办工艺,增收税课,查报隐粮,平治道途,举办慈善以及禁烟治盗,兴林开垦,种种要政,在在实行有绩。撰有指令《详报董子沟渠道修竣请委员勘验文》,训令《采订料豆文》。

郑有叙在民国建立后连任奇台县知县①,在职十年(1911年-1920年),据奇台县县政府档案资料统计,自民国元年(1912年)至1949年奇台县共计23任县长,一般在任一至二年,没超过三年,而唯郑有叙在位时间最长。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八日,获得二等嘉禾奖章②。据《新疆风暴七十年》记载:郑有叙“自前清宣统三年到奇台署任,迄今将近十年”。任内经办之事,如保安疆邑,筹办军需,整顿学堂,兴办工艺,增收税课,查报隐粮,平治道途,举办慈善以及禁烟治盗,兴林开垦,种种要政,在在实行,均经本管道尹考察明确?③。

郑有叙任职期间实绩:

查禁鸦片:清末民初,奇台县是新疆北路种植鸦片人数最多的地区,不下数万人。宣统二年(1910年)前任县令童淦任内,种烟之人,聚众抗官,几酝祸变,杨增新认为“奇台禁烟之难,为全省之冠”?④。郑到任后,曾大力查禁,调兵查获几名首犯,正法示众,制住了大种鸦片的歪风,因而郑有叙受到了特别表扬,民国四年(1915年)九月二十八日北京政府批复新疆都督杨增新奏呈准予褒奖奇台县知事郑有叙禁烟有功详见附1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杜继东撰《民国初年新疆禁毒研究》一文。

兴修水利:奇台县洞子沟,昔年人烟稠密,野无旷土,因经兵燹渠废地荒,户口剩下昔年的十分之四,郑有叙组织了民众修浚了洞子沟渠,以及中渠、西渠、吉布库、永丰渠等。洞子沟渠修成后“经灌水试验,果无遗漏,修理尚属得法”。修渠资金的来源由公家借给银两,津贴食面,“分年由受益田亩按户酌量归还?⑤”。详见附2《补过斋文牍》

举办实业:民国初,蒙古和新疆发生军事冲突,战于察罕通古,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设置古城官运局,郑有叙兼任总办,建设台站,筹备粮料驼只,运送军用物资至阿尔泰前线。⑥,民国三年十二月,由郑有叙召集奇台、孚远两县商股,重办孚远县水西沟铁厂,因资金不足而中辍,民国五年(1916年)五月,郑有叙保送满洲旗民学徒8人,送省(迪化)造纸传习所学习造纸技术?⑦,为奇台造纸工业的兴起培养了人才。

接待戌员:宣统三年(1914年)陆军高级军官刘雨沛因部下倡举革命被牵连法办,发配新疆效力。八月二十四日经过古城(今奇台镇)拜会了奇台县令郑有叙,坐谈片刻。十一时郑君回拜,并请晚饮。下午三时赴席……晚,郑有叙赠刘川资八金。次日早,刘向郑处辞行?⑨。又民国六年(1917年)九月二十五日,财政部特派员谢彬赴新疆调查财政,途经古城拜晤了郑有叙,并由郑陪同到东郊参观了水磨,还设宴盛待。给谢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疆游记》中评述“郑有干才,连任八年,此间情形,极其熟习,故语多中肯”⑩。

:①②③④⑤⑥⑦张大军《新疆风暴七十年》593页。⑧杨增新(1864-1928)《补过斋文牍》乙集22页。⑨刘雨沛《西戌途中日记》《新游记录刊续编》42页。 ⑩谢彬《西游日记》315、320页中华书局1923年。

《新疆风暴七十年》是研究新疆现代史的权威之作,80年代末在台湾出版,大陆有关方面曾由港台购进,内部发行价为1980元,全套十册,棕黄色精装本,大多收藏于新疆各地高校及图书馆,控制使用。记载了由1909年至成书之时,新疆之历史进程。作者张大军,原系国民党叶成部上校参谋,在新疆923和平起义后,用了十几头骆驼将上万卷新疆历史档案载运走,随叶成经南疆,转道印度到台湾,潜心数十载,始成此书。对新疆现代政治、经济、历史、财政、文化、教育和宗教诸方面都有第一手的论述,极具参考价值。90年代新疆各地开始修史时,曾由自治区地方史编纂办公室择其中解放前部分翻印了一批,为绿色32开小开本。通读过该书,史料极丰,就连盛世才的苏共党证的号码都有记载,是研究新疆现代史的必读书。

附1: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杜继东撰,《民国初年新疆禁毒研究》文节选:

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全国形势的影响下,新疆也于1912年1月7日发生了伊犁起义,随后成立了新伊大都督府,新伊大都督府制定法令,严禁吸食鸦片。[ 4 ] (P56)新伊大都督府结束统治后,杨增新在新疆确立了统治地位。杨增新(1862—1928) ,字鼎臣,号荩臣,蒙自县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历任甘肃中卫、渭原、平远等县知县,河州知州,甘肃武备学堂总办,新疆陆军学堂总办,阿苏道尹,镇迪道尹,新疆提法使,步兵统领;民国后,历任新疆都督兼布政使、省长、督军、武上将军等职。杨增新执政后,也将禁毒工作放在了首位。对于失职的官吏,杨增新毫不留情。1920年在苏县属之甘家湖地区发现烟苗,甘家湖地区由旧土尔扈特东部落盟长管辖,因此杨增新罚该盟长当年薪俸一半,以充禁烟费用。对于有功的官员,杨增新立即给奖。1915年9月28日北京政府批准杨增新呈报的准予核奖奇台县知事郑有叙禁烟有功的申请,据杨增新呈称:奇台禁烟之难全省之冠该县知事躬身下乡查禁,拿获平定渠烟犯张丙堂、莺布格拉渠王正福、木垒河县孙得魁等,详审后枪决,故查禁甚为得力,故请给奖。

附2

据《补过斋文牍》等书记载:民国初年在昌吉地区兴修的渠道有;阜康六运河西渠。民国四年指令县知事王度查勘,浚成后可安插一百数十产。孚远四厂湖。民国四年,指令县知事陈宗器、参将杜发荣查勘拔兵二百名,开渠一道长四十里。民国四年十一月,绥来县玛纳斯河堤决口,宽达十余丈,河水横流数十里,并冲倒电杆二百七十余根,以致电路不通,拨兵两哨自五年春动工。昌吉三十户。在三屯河之腰,长约一百三四十里。宽约十‘余里,修浚后可安插二、三百户。并将海子拓大储水,以灌下游之田。民国五年,指令昌吉县知事匡时修复。奇台董子沟渠道,民国四年指令奇台县知事郑有叙修复。

附3:

据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国俊撰《杨增新与1 9 1 3年察罕通古事件》文介绍:内容提要:1912年,新疆都督杨增新派部队进驻察罕通古并收附了阿尔泰蒙古各部。1913年7月,在中俄就外蒙古问题在北京举行谈判之际,外蒙军队两次进攻察罕通古,均被新疆军队击溃。同年12月,阿尔泰地方当局与俄国签订了临时停战协定,议和罢兵。1914年4月,新疆军队撤出察罕通古。节选:

1912年6月外蒙古“独立”后,派兵进攻科布多。新疆都督杨增新奉命救援。然援军尚未调齐,科布多即于8月20 Et沦陷。新疆军队继续向科布多挺进。当援军抵达大营盘时,遭到俄国的武力干预,被迫停止前进。杨增新下令新疆军队退驻察罕通古,收附了被外蒙古裹胁的阿尔泰各部,同年,俄国通过外交讹诈,强迫北京政府下令停止增兵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1913年7月,外蒙军两次进攻察罕通古,均被新疆军队击溃。同年12月,阿尔泰地方当局与俄国签订了临时停战协定,新疆军队于1914年4月撤出察罕通古。

……杨增新决定应密亲王的请求,将其部众迁移至新疆孚远(今吉木萨尔县)、古城(今奇台县)等地进行安插⑤。1913年5月新土尔扈特密亲王的南归,是土尔扈特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密亲王的人附激起了库伦当局对于杨增新的强烈嫉恨。在察罕通古的新疆驻军,更是成了外蒙古当局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密亲王归附后不久,外蒙古所谓的“西疆劝慰使”就照会张键,对新疆在察罕通古驻军提出质问。张键答道:外蒙古本属中国领土,清帝赞成共和,宣布退位,外蒙古全境已悉人中华民国版图;库伦独立,既袭取科布多,又谋取阿尔泰,故中国军队因领土所系,自不能放弃;外蒙古不进攻则已,若派兵进攻,中国军队将不得不进行反击;现在中俄两国正在议约,双方不如避免干戈,静待政府解决⑥。杨增新命令驻军严守“衅不自我开” 的方针,即敌不来我严加防范,敌来则迎头痛击,敌退我不追击⑦。杨增新还设立古城官运司,由古城县知事郑有叙为总办,负责察罕通古驻军的后勤供给事务⑧。新疆驻军严阵以待,作好了进行自卫还击的准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4: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