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康成画象赞 |
释义 |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郑康成画象赞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李佳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光绪丙申(1),余在金陵,江都梁君菼以汉大司农高密郑公像见示(2),凝然湛然(3),载道之贤人也。余敬书赞,以志景崇云尔(4)。 秦坑诸儒(5),群籍荡然。有汉正统,文教聿宣(6)。觥觥高密(7),竺生其间(8)。述而不作(9),拖阙守残(10)。说经铿铿,众论之郛(11)。形状草木(12),诠释虫鱼。不穿不亿(13),纷然万殊。小学穷经(14),实而非虚。戴凭重坐(15),朱云折角(16)。有光先业,启明后觉。若游孔门,是七十贤(17)。斯文未丧(18),功在斯人。 作品注释(1)丙申: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 (2)大司农:汉代官名,掌钱谷。郑玄曾被征为大司农,不就。 (3)湛然:本意是厚重。深。此指庄重深沉。 (4)志:铭记。景崇:景慕,崇拜。 (5)坑儒: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史书以及《诗经》、《书经》等,次年又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坑杀(活埋)在咸阳。 (6)文教:礼乐法度,文章教化,聿,语助词,无义。 (7)觥觥(gōng):刚直貌。 (8)竺:通“笃”,实。 (9)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成绩,自己不创作。语出《论语·述而》。 (10)抱阙守残:指墨守前人旧说遗文,不肯弃去。 (11)郛(fù):原意为外城,此比喻包括。 (12)草木:指《诗经》等书中出现的植物名称。孔子说读《诗经》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见《论语·阳货》。古书中大量的植物、动物、昆虫类的名称,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注释训诂,有人认为训诂笺注这些名词与治世大道无关,讥为“虫鱼之学”。 (13)穿:穿凿,附会,亿:通“臆”,猜测。 (14)小学:文字、训诂、音韵学的总称。 (15)戴凭:字次仲,东汉汝南平舆人,精通《易经》。光武帝时任侍中。元旦百官朝贺,帝令群臣辩论经义,输了的人让出座位给胜者,戴凭连续夺得五十几个座位,时有“解经不穷戴侍中”之语。重:更迭。 (16)朱云:字游,西汉鲁人。年四十始研究经学,汉元帝命五鹿(复姓)充宗和诸儒论《易经》,充宗身为贵幸,又有口才,诸儒称病不敢参与。唯独朱云与他辩论,屡挫充宗,人们说:“五鹿岳岳,朱云折断其角。”意思是五鹿好比一只高大的鹿,朱云折断了它的角,比喻有口才。 (17)七十贤:孔子有七十多个才德出众的弟子。 (18)斯文:《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指古代的礼乐制度。 作品赏析郑玄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他破除传统,广采众说,遍注群经,在整理古代历史文献上颇有贡献。这篇赞辞概括了郑玄的成就,强调了郑学承上启下、传经载道的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李佳,清代文学家,字瘦生,江苏丹徒人。著有《独诵堂遗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