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俊雄 |
释义 | 郑俊雄(1918—1981年)艺号镜口。福建福清高山大汗人。民国7年12月27日生。德化第二瓷厂著名彩画师。德化瓷坛装饰艺术界名艺人。 郑俊雄出身于归侨家庭。父郑克根(1888—?),原曾举家东渡旅居日本,民国20年代初日寇侵占东北后携眷归国。后于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财务委员会任干事。民国27年(1938年)日寇攻占南京,在举世未闻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劫难中,又携眷回福清大汗镜口老家。俊雄小时启蒙于日本,精通日语。抗日战争时期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后服役于国民党部队,曾任过日语翻译官。据称,1949年解放战争中曾在湖南部队参加起义。 郑俊雄自幼赋有艺术才华,爱好美术,存中小学时期,课余常喜习画,尤好人物,颇有绘画基础。1957年底,俊雄由湖南长沙回闽,从业德化第二瓷厂(时称新建瓷厂)彩画车间彩瓷。未几认识了同车间的彩画女工田秀英(1921—1991年,晋汀金井人),并由相识到相恋,翌年结婚。1959年生下双胞女婴。后一幼殇,留下独女郑素珍。 郑俊雄擅中国画仕女人物及新彩山水。1960年代初调到细工组,与许英三、许晨钟等人担负中高档艺术陈设瓷产品的彩饰任务。他创作设计饰彩《林冲》8吋阔口花瓶(陈其章造型),1978年1月被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受好评。他创作饰《红楼梦》环彩10吋阔口化瓶(陈其章造型)及饰《黛玉葬花》新中杯,1979年春节参加县陶瓷美术展览获奖。《八仙过海》、《黛玉葬花》饰14吋阔口花瓶(陈其章造型)及饰《采莲》茶具,1979年被选送上海参加华东工艺美术展览受好评。生前所绘《扑蝶》、《踏雪寻梅》、《木兰从军》、《湘云醉酒》等饰各种规格花瓶多件作品,收藏于德化第二瓷厂陈列室;所画《东郭先生》、《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八仙过海》饰阔口花瓶及饰《浣纱》茶具等多件作品,收藏于德化第二瓷厂彩画车间陈列橱。有饰《红楼梦·赛诗会》(环彩)、《林冲》、《山水图》阔口花瓶以及其他多件作品为其爱女郑素珍收藏。 郑俊雄所画作品,因处当时“极左”历史时期等原因,大部分均未署名,少部分画有“□”或“□”红色标志。 郑俊雄后期曾向同行艺友许英三等人研习中国画。1970年代后期,曾画有70X40公分中国画彩色工笔人物《四快乐》,落款“临许醉□□□□年画”,并盖有“镜口”篆书阳刻3公分方章;45x35公分工笔《木兰跃马》、《昭君》、《威震天门》(穆桂英)、《李清照》、《林黑娘》、《七巧月下穿针》7幅,又加裱条幅4帧,同为其爱女郑素珍收藏。 1970年代后期,郑俊雄还先后绘有32开人物画谱《天女散花》、《麻姑晋酒》、《仙女跨凤》、《倚石美人》、《吹箫引风》、《扑蝶》、《浣纱》、《蔡文姬》、《寿乐图》等20余幅及8开《观音》、《寿星》、《扑流萤》、《天仙配》、《穆桂英》(套5)、《击鼓助战》(梁红玉)、《罗敷采桑》、《带结同心》、《弄花香满衣》、《张纸如同赤子学》以及各种仪态仕女人物与《满山红遍》、《潮平两岸阔》、《风景这边独好》等50余幅,留予爱女习作,并作“传家宝”珍藏。 郑俊雄瓷画、国画作品,所绘人物工笔细腻,须眉具现,仕女仪容文静娴雅秀丽,体态表情各异,极具民族风格与特色。他于1980年元月退休。1981年11月17日病逝于德化,终年63岁。 郑俊雄爱女郑素珍,1959年10月出生于德化,1966年回福清镜口老家就学,1978年夏毕业于福清县大汗中学高中部,1980年春从艺于德化第_瓷厂彩画车间、1990年11月调入创作室。由于禀赋艺术气质与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自幼爱好美术,习艺勤奋,进步很快,先后取得不少成果,为德化瓷坛彩画艺术界一代新秀。进厂不久,所饰10吋挂盘《柳浪闻莺》,1981年9月获厂青徒工创新作品二等奖;饰14吋阔口花瓶《鲤鱼戏水》,1989年获县科技进步新成果新产品三等奖;饰14吋阔口花瓶《红楼梦人物》(环彩)1990年9月获县陶瓷工艺美术创新产品创新奖;饰10吋挂盘《雨露丝绸》、《虎啸》,饰14吋阔口花瓶《木兰从军》,1993年l0月选送“首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节”参展赏好评,并为德化陶瓷博物馆珍藏。郑素珍于1989年4月被评为“德化县青年出口创汇能手”竞赛活动先进个人,同年10月被评德化县“瓷花新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