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黄糯929 |
释义 |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61 品种名称:郑黄糯929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Tywx8112,来源于YM269×8112;父本Tywx08,来源于YW226群体。 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成熟77.2天,比对照苏玉糯1号晚1天。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53厘米,穗位高99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2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鲜籽粒)29.2克。 经河北省农林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瘤黑粉病、茎腐病、矮花叶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经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组织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糯玉米二级标准;经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两年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68%~98.94%,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4点次增产,1点次减产,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穗)797.2公斤,比对照苏玉糯1号增产29.4%。 栽培技术要点每亩适宜密度3300~3600株,注意隔离种植和防治玉米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夏玉米区作鲜食糯玉米品种种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