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代王城遗址 |
释义 | 代王城遗址位于蔚州城(蔚县城)东北偏南10.8公里的代王城镇境内。城廓筑于周朝(大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现有大约高2米,宽3米,周长9.7公里的城墙遗址,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代王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蔚县城东20华里处的代王城镇政府所在地周围,东经115‘,北纬40020’,海拔高度908米,古城址人南40华里为东西横亘的恒山余脉,正南有的“飞孤关隘”,地势险要,成为古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城址北为浅山丘陵区,壶流河由西南向东北绕城流过,古代城就建在壶流河盆地之中,城内有金波泉、密河二水,均向北流出城外,汇入壶流河,城西部为盐碱滩地,东部城墙内外均为耕地。代王城、马家寨、北门子、城墙碾四村则坐落在古城遗址之上。 详细介绍古城址以南40华里为恒山余脉,地势险要。城址平面呈椭圆形,东西宽3400米,南北长2200米,周长9265米。城垣高3~12米,在南墙有马面11个,9座城门遗址尚依稀可辨。在城内东南部为宫殿区,面积宏大,发现汉代大型夯土台基。在城外分布着众多的汉代封土墓,现存封土堆63座,均是当时王室贵族墓葬。 史书记载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襄子北登夏屋(今山西代县草垛山)诱代王,使厨入操铜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击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蔚县一带)。封伯鲁(赵襄子兄)子为代成君”,《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28年)赵公子嘉率宗族数百人奔代,自为代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贲灭燕,还攻代,虏代嘉”。高祖六年(公元201前年)正月以云中、雁门、代郡,五十三县为诸侯国,立兄宜信侯喜为代王,国都今代王城。 七年(公元前200年)匈奴攻代,代王喜弃国自刎。十年(公元前197年)代相国陈希反,自立为代王,劫略代地,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破陈希于当城(代王城东定安县村)。正如明代蔚县人尹耕在《代国考》中所述:“山(常山)北之代,始之商汤,历代国之故,齐桓之所服,赵手冀斩并,成安阳所封,公子嘉所奔;赵歇陈余之所。夏说之所守,刘喜之所弃,陈余所监,皆是,所谓蔚之废城也”。古代城作为代国都邑,郡县治所,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历史意义代王城城址的平面形状在汉代城址中极为少见,为研究汉代城市与中国城建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因其地处北方,因而对于研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交流也极为重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