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镇结思林起义 |
释义 | 镇结思林起义 1927年9月5日至7日,广西思林、恩隆、镇结、果德4县农军,在中共恩奉特支的领导下,举行了一次武装起义。 镇结县(今属天等县),位于左右江连接的三角地带,与思林(今属田东县)、果德(今属平果县)接壤。1926年初,镇结县进步青年冯镜、赵维祺、黄雄以及进步人士张太宗等,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开始在学生和农民中进行革命宣传。1927年6月14日,国民党镇结县县长黄首儒在县署奸污了都结乡的两个少女,激起民愤。冯镜、张太宇、赵维祺等即组织镇结师范、县城附近中小学师生及农民自卫队战士和群众上街游行,并带人冲进国民党县署,赶跑县长黄首儒。7月,镇结县农运领导人张太宇、冯镜、赵维祺等,在县城成立了县农民协会,张太宇任主任。黄被赶跑后,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又派郑金言接任镇结县长。郑到职后,于8月5日下令逮捕张太宇、冯镜等人。冯闻讯后带10多名农军转移到养利冯飞龙(1930年3月叛变) 处。张太宇由于在农村开展农运来不及转移,在结安乡被捕。张太宇被捕后,其学生黄炎生前往思林,要求右江农军第三路副总指挥黄书祥派部队营救张太宇。当时,“三南总部”(即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领导人余少杰等正在思林指导工作,得悉张太宇被捕,即同农军领导人陈守和、黄永达等商量,大家一致认为,国民党镇结县长郑金言等镇压农民运动,逮捕农会领导人,气焰极为嚣张,为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应因势利导,举行起义,同时营救张太宇。9月5日,中共恩奉特支书记、右江农军第3路总指挥余少杰,决定派思林农军总指挥黄永达率领思林、果德农军200多人,在冯镜、黄雄带领的镇结农军配合下,前去攻打国民党镇结县政府。国民党镇结县长郑金言闻讯后,扶持张太宇仓皇逃奔思林(后于9月23日在镇远将张太宇杀害),农军抵达镇结县城时,国民党县警已溃逃,农军随即占领了县城。思林农军总指挥黄永达了解敌人情况后,即决定率思林、恩隆、果德、镇结4县农军300多人返回,于9月7日围攻思林县城。恩林县城位于右江北岸。 国民党县政府设于县城西部,大门朝着右江。总攻开始后,北面农军迅速占领了制高点,而后分4路进攻:第一路从第十二桥往城东打攻;第二路占领城中;第三路从上那烧屯控制城西。冲锋号声响起后,农军一起向敌炮台攻击。不久,第四路农军也从城南方向冲杀了过来,把敌县署包围得水泄不通,敌炮台也被打哑了,农军很快攻破了县署大门。由于农军四面包围,又是突然进攻,敌人没路可逃,县长黄懋森及县党部、团务局、教育局、商会的头目黄金丽、黄天元等数十人被活捉,缴枪30余支,光洋400多元,以及印信、文件等。农军占领县城后,桂军头目大为恐慌。次日,急调驻平马镇黄勋营的两个连反扑思林。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黄永达指挥农军主动撤出思林县城,转移到果德县新圩、感圩一带坚持斗争。 镇结、思林起义,大振农军声威,推动了两县农民武装斗争的深入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