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镇江聋哑学校 |
释义 | 沿革民国23年(1934年)邑人尹印一为使聋哑儿童能“受教育、学工艺”,增强其自立谋生能力,率先倡导和建议江苏民众教育馆举办聋哑儿童工读班,但因缺乏经费而未成。民国26年尹私人筹建私立胜天聋哑学校,因抗日战争爆发而中止。 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尹择定白莲巷1号私宅平房5间为校舍,招收男女聋哑儿童20余名,分预科、低级、中级3班。尹印一任校长,并配有事务主管1人,教职员5名。设国语、常识、算术、发音、手势、美术、劳作、体育、缝纫等课程。利用实物与挂图,以哑语及手势进行个别教学。在职业训练方面,学校设服装部,学习裁剪刺绣;设修理部,学习钟表及打字机修理;设绘画部,学习广告制图。学校还购置中文打字机、英文打字机及缝纫机。 民国35年全校共有聋哑儿童30人,其中男23名,女7名,教职工9人。后因经费不足,在校儿童日益减少,镇江解放前夕,已不足10人,学校濒于解体。 1952年9月,镇江市人民政府接办该校,改为公办,更名为镇江市聋哑学校,迁校至剪子巷,校舍面积从60平方米扩大到220平方米,规模也渐扩大,各项教学设备逐步改善,1956年已有6个班级,学生65人,教职工9人。 1971年,校址迁至东河边24号,教学条件日益改善。1980年市拨款9万元,翻建教学楼和生活楼各1幢,于1982年底竣工。 该校在改公前只在市区招生(不收住宿生)。1952年至1982年,招生范围扩大到郊区和少数邻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则扩大到市所辖各县。 解放前的私立胜天聋哑学校,教师收入微薄,甚至薪给都不能按月发放。解放后教师生活待遇逐步改善。1956年起按教育部规定,教师在原工资外加发工资金额15%的特种教育补贴费。至1985年教职员工共23人,其中大专文化水平的1人,中专、高中文化的16人,初师、初中文化的5人,参加特教工作20年以上的有8人。共有8个教学班,学生126人,其中住宿生68人。解放以来,该校共有21届毕业生计210名。 学制课程该校在1952年前的学制无固定年限,1952年至1955年学制为5年,1956年至1965年学制为6年,1966年后改为8年。毕业生基本上达到高小文化水平,并具有一定工艺制作能力。 课程设置以语文、算术为主,还有体育、绘画、职业劳动和手工劳动课。1966年前学校设有木工组和刺绣组,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间,职业技术课一度中断,除按教学计划到市标准件厂参加劳动外,校内还有缝纫组及生产小件橡胶制品的橡胶厂。1977年开始增设思想品德、自然、历史、地理课。政府接管前授课无正规教材,也无一定的考核制度;政府接管后改用普通小学教材。1980年后,采用全国聋哑学校教材。 学校有专职体育教师,坚持两课两操两活动的制度,并在学生中组织乒乓队、篮球队,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竞赛。 1978年以来,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勤学、文明、守纪、整洁”的校风建设要求,在学生中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活动,请武警部队帮助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组织参观老山前线英模展览会,慰问烈军属等。 学生毕业后,户籍在农村的,回原籍参加农业劳动,或由当地政府安排在乡镇企业工作;户籍在城区的毕业生则由市劳动局、民政局统一安排到市标准件厂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