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镇安桥 |
释义 | 据《建宁县志》记载:万安桥,横跨濉溪,原名镇安桥,始建于南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石头桥墩、木质桥面,桥高10.3米、长92.7米、宽6.1米,六个桥墩,墩上各建一个桥亭,桥亭相连,形成桥面长廊,桥东建有濉川阁,清乾隆十五年改名为万安桥。加上2002年那起水患,万安桥先后八次毁于洪水、五次毁于火,屡圮屡修。永乐十八年,热心公益事业的廖彦举捐银二千两、米一千石,修建万安桥。正统二年万安桥再次被洪水冲毁,廖彦举聚众人之力再建万安桥。嘉庆九年,万安桥两个桥墩被山洪冲垮,廖彦举后人廖霖捐资再建。清乾隆六年,万安桥再次遭遇洪灾,知县刘毓珍倡议重修,将石墩木廊桥改建为石拱石板桥。1931年夏初,毛泽东率工农红军“七百里驱十五”,“横扫千军如卷席”,在万安桥消灭了敌守军四个团,彻底粉碎国民党第二次大“围剿”。192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撤离建宁时,有人建议炸毁万安桥以阻止国民党追击,朱德总司令当即制止,保护了大桥。2002年6月16日山洪暴发,万安桥被冲毁,勤劳、勇敢、善良的建宁人民自发地为大桥的重建出谋献策,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出一个月时间便筹集到了490多万元资金。大桥采用现代工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原址上提高桥身、拓宽桥面,于第二年年底竣工。在一座桥的变迁史上,不论是七岁丧父、十五丧母的廖彦举,廖彦举的后人,还是作为封建官史的知县刘毓珍,直至今天十五万莲乡儿女,无一不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高尚品德、优良传统和精诚团结、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人格魅力。 石墩木质廊桥结构的万安桥早已垮塌了,石拱石板桥面结构的万安桥也垮塌了,但建宁莲乡人民骨子里那种不屈不挠、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意志品质是永远不会垮塌的!如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万安桥虽然少了些"长虹卧波"的诗情画意,但是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也是永远不会失去的! 桥,是架设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万安桥,不再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桥,它早已升华为一种衡量人的良心、胆气、修养和真、善、美的标准,一个寄托情感、开启心智、汲取力量的圣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