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真假共和:1913中国宪政实验困境与挫折 |
释义 | 图书信息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平装: 307页 ISBN: 9787203062462 条形码: 9787203062462 尺寸: 22.6 x 15.4 x 2.6 cm 重量: 422 g 作者简介朱宗震,1941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川沙县(现上海市浦东新区),汉族。1964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聘任为研究员。2001年退休。 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民国初年政坛风云》、《孙中山在民国初年的决策研究》、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六卷、《孤独集》、《黄炎培与近代中国的儒商》。 内容简介《真假共和:1913中国宪政实验困境与挫折(下)》主要内容:辛亥革命那一代人,既没有涌现传统社会诸葛亮、刘伯温式的深思熟虑的谋士,也没有出现对路线、政策、策略进行严密分析的现代英雄。中国文化中的智谋之士,在那一代人中竟然没有涌现。 问题不在于袁世凯是否有理由集中权力,而在于袁世凯集中权力之后,为什么依然解决不了他承诺解决的社会课题,也就是以强有力的政府,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内政和外交问题? 民国初年的议会也很有趣,无论什么时候,总会有一些议员出来对袁世凯的集权要求抵抗一下,甚口使没有了同盟会一国民党的激烈派分子,仍然有人按照共和制原理和相关法规进行抵抗。但这种抵抗,一旦发生利害关系,又总是不能坚持下去。 袁世凯称帝失败,真的是共和制的胜利吗?不是的。辛亥革命时,清王朝的遗产由体制内的权臣袁世凯继承;而护国战争后,形势更加恶化,袁世凯的遗产分别由北洋系统的段祺瑞和冯国璋瓜分,连一个表面统一的局面都丧失了。民国的招牌依然存在,但民国的现状,却是军阀混战的黑暗岁月。 这是一段悲情的历史。这是一群失败的豪杰。 目录第一章 中国第一次大选 1.梁启超归国 2.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3.选举难免纷争,完成尚算顺利 4.宪法原则口水战:责任内阁还是总统集权 5.总统提名暗斗 第二章 南北冲突:对抗与血腥 1.江西军械案:李烈钧强硬对抗袁世凯 2.宋教仁血案 3.国会在危机中召开 第三章 大借款案:列强阴谋与国内斗争 1.六国银行团:利益与冲突 2.饮鸩止渴:借款备战 第四章 “宋案”之后:武力和法律的两难选择 1.“宋案”发生后的策略选择 2.“宋案”法律解决的挫折 附录:程德全、应德闳宣布“宋案”证据通电 3.大借款案在国会内的冲突 第五章 动荡的时局 1.孙中山的军事动员 2.袁世凯的军事动员 3.要稳定还是要共和 4.时局似乎有了转机 第六章 二次革命 1.袁世凯先发制人 2.为荣誉而战 3.慷慨悲歌:南京保卫战 第七章 国会的命运 1.国会生态 2.第一流人才内阁 3.总统选举 4.解散国会 第八章 自由和权威的困惑 1.袁世凯的困境 2.孙中山的困境 3.梁启超的困境 4.帝制争议 尾章 明星的归宿 1.护国运动:洪宪王朝的溃灭 2.梁启超和孙中山的归宿 结束语 民国二年大事记 民国二年后续大事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