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浙江新昌南朝佛教造像
释义

浙江新昌在两晋之际已成为佛学重地,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中有六家会聚于此,同期也产生了戴逵、戴顒这样的宗教雕塑大家。

南朝的佛教石窟遗迹现仅存两处:南京栖霞山石窟与浙江新昌石城寺大佛、千佛岩石窟。本文主要对新昌石城寺大佛与千佛岩历史沿革及造像风格变化予以考证。石城寺的弥勒大佛由南齐永明四年(486)僧护始造,僧淑续之,至梁天监十二年(513年)由僧佑改造,后经过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后梁、北宋等历代十余次的修缮、庄严。有关大佛造像风格变迁,主要体现在僧佑改造上:由原像坐高十丈改为五丈,由浮雕改为圆雕,改造弥勒发饰为螺发,姿态为结跏趺坐、禅定印,僧佑所造大佛的基本造型,南朝至今并未有大的变化。而由史料记载结合最新对大像的修缮,大佛由石像变为石胎泥塑应在唐未以后。新昌千佛岩石窟为南齐永明年间建,会昌灭佛时寺废,后晋开运三年(946年)重建,名千佛禅院。现所见有大、小两窟,值得关注的是大窟两侧的护法像以及小窟主尊坐佛,立像衣纹的外展式下垂及坐佛的衣襞覆坛等造像因素均呈现与南京栖霞山石窟、四川茂汶、成都南朝造像的一致性。

文章第二部分分析了新昌大佛与千佛岩石窟的各种造像因素,如裳悬座、螺发、X型披帛、禅定印与结跏趺坐等,并将其纳入南朝与北朝的大环境中进行比对研究,以期明晰其先进性的地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