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浙江戏曲史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名:《浙江戏曲史》/浙江历史文化专题史系列 作者:徐宏图 市场价: ¥52 元 博库价:¥40.5元 折扣:78折 立即节省:¥11.5 元 ISBN:9787807583080 出版社:杭州 2010-03-01 第1版 2010-03-01 第1次印刷 开 本:16开 页 数:378页 图书导语本书是笔者对浙江地方剧种调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书编者对全省20多个剧种作长达20多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结合起来,摸清浙江戏曲的历史与现状,作者采用走访剧团、拜访老艺人、召开座谈会等调查的方式,以录音、摄像、录像、记谱等手法,全面地记录长期散佚于民间的传统戏曲资料,为您呈现一个完整的浙江戏曲史。 作者介绍徐宏图,温州平阳县人。先后任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研究员。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中国傩戏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研究员。曾聘为台湾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研究员,并承担合作项目。长期从事中国戏曲史及戏曲与宗教关系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省级社科基金项目。著有《南宋戏曲史》、《浙江戏曲史》、《浙江戏曲史话》、《戏曲优伶史》(合著)、《青楼集笺注》(合著)、《浙江醒感戏》、《绍兴孟姜戏》、《孔村目连戏》、《深泽炼火仪式》、《树德堂道坛科仪本》、《灵宝斋坛科仪本》、《道坛青词科仪本》、《浙江苍南县正一道普度科范》(合著)等23种专著,发表主要论文70余篇,并校点巾箱本《琵琶记》及兰雪堂本《桃花扇》。 图书目录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 习近平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序 赵洪祝 序何志云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浙江戏曲概况 第二节 浙江在中国戏曲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 浙江戏曲溯源 第一节 先秦巫傩 一、巫傩出良渚 二、巫傩在浙江的遗踪 三、巫傩对浙江戏曲的影响 第二节 汉唐歌舞百戏 一、越人的风情歌 二、吴地的前溪舞 三、兰溪等地的舞蹈造型 四、海宁的角抵戏《东海黄公》 五、乐清等地的大曲 六、浙东的参军戏 第三章 宋杂剧 第一节 南宋杂剧 第二节 杂剧剧目 一、《王魁三乡题》 二、《莺莺六幺》 三、《相如文君》 四、《裴少俊伊州》 五、《李勉负心》 六、《王子高六幺》 七、《病郑逍遥乐》 八、《柳毅大圣乐》 九、《崔护六幺》 十、《越娘道人欢》 第三节 杂剧表演 第四节 演出场所 附:官本杂剧段数 第四章 宋元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诞生 一、南戏出温州 二、温州与外地 第二节 南戏的成熟 一、脚色体制齐全 二、曲牌组合完整 三、艺术成分增加 第三节 南戏的发展 一、拓展地域 二、创造新腔 三、扩大影响 第四节 南戏的代表作 一、《王魁》 二、《赵贞女》 三、《王焕》 四、《乐昌分镜》 五、《张协状元》 六、“荆、刘、拜、杀” 七、《琵琶记》 第五章 元明杂剧 第一节 杭州的中心地位 一、创作中心 二、演出中心 三、研究中心 第二节 作家与作品 第三节 演员与技艺 一、元杂剧演员的分类 二、元杂剧演员的高超演技 三、元杂剧的著名演员 四、元杂剧演员在戏曲史上的地位 第四节 明杂剧的余势 第六章 明代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演进 第二节 南戏存目 第三节 南戏“四大声腔” 一、海盐腔 二、余姚腔 三、弋阳腔 四、昆山腔 附:南戏声腔源流衍化表 第四节 南戏的演出 一、演出的三大趋势 二、鲜明的传统特色 三、戏文子弟的行迹 四、戏文子弟的贡献 第五节 遗存剧目举要 一、《祝英台》 二、《董秀才遇仙记》 三、《闵子骞单衣记》 四、《孟姜女送寒衣》 五、《高文举》 六、《太平春》 第七章 明传奇及昆、弋诸腔 第一节 传奇勃兴 第二节 昆剧的兴起 一、昆剧入浙 二、昆剧的演出 第三节 高腔兴起 一、调腔 二、目连戏 第四节 作家与作品 一、高濂与《玉簪记》 二、史檠与《樱桃记》 三、屠隆与《彩毫记》 四、汤显祖与《牡丹亭》 五、叶宪祖与《鸾锟记》 六、卜世臣与《冬青记》 七、周朝俊与《红梅记》 八、孟称舜与《娇红记》 第五节 “越中派”的戏曲与曲论 一、“越中派”的形成 二、徐渭的《南词叙录》 三、王骥德的《曲律》 四、吕天成的《曲品》 五、祁彪佳的《远山堂曲品》和《远山堂剧品》 第八章 清代戏曲 第一节 传奇余势 一、李渔的《十种曲》与《闲情偶寄》 二、洪异的《长生殿》及其地位 第二节 高腔鼎盛 一、调腔 二、宁海平调 三、松阳高腔 四、醒感戏 五、西安高腔 六、西吴高腔 七、侯阳高腔 八、瑞安高腔 九、目连戏 十、由盛转衰 第三节 昆剧勃兴 一、班社活动 二、杭嘉湖昆剧 三、温州昆剧 四、宁波昆剧 五、绍兴昆剧 六、金华昆剧 七、盛极转衰 第四节 乱弹兴盛 一、浦江乱弹 二、绍兴乱弹 三、诸暨乱弹 四、温州乱弹 五、台州乱弹 六、乱弹余势 第五节 徽戏入浙 第六节 滩簧崛起 一、湖州滩簧 二、宁波滩簧 三、余姚滩簧 第七节 京剧初兴 第九章 民国时期戏曲 第一节 昆剧继续挣扎 一、杭嘉湖昆剧 二、金华昆剧 三、宁波昆剧 四、温州昆剧 第二节 高腔继续式微 第三节 乱、徽先兴后衰 第四节 滩簧继续发展 第五节 睦剧鼎盛 第六节 杭剧诞生 第七节 滑稽戏流行 第八节 京剧风行 第九节 越剧独盛 第十节 王国维曲论 第十章 新中国时期戏曲 第一节 戏曲改革 第二节 昆剧获救 第三节 高腔回生 第四节 京剧重兴 第五节 滩簧再盛 一、甬剧 二、姚剧 三、湖剧 第六节 乱弹复苏 一、婺剧 二、绍剧 三、瓯剧 四、和剧 五、台州乱弹 六、诸暨乱弹 第七节 越剧主盟 第十一章 余论 第一节 海盐腔的去向 一、声腔遗存 二、剧目遗存 三、“兴工”与骚子歌 第二节 昆剧的前世今生 一、昆剧的前世 二、昆剧的复活 三、昆剧的遗存 第三节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一、有人欢喜有人忧 二、莫把新编当“非遗” 三、保护发展两不误 附录:浙江戏曲大事记 参考文献 相关资料闲话《浙江戏曲史》 何志云 发心为面前的这本《浙江戏曲史》(徐宏图著)写篇文字,原因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浙江至今没有一部戏曲史。这真的令人难以置信。戏剧史的常识告诉我们,中国戏曲无不奉南戏为宗,而南戏则诞生于浙江也成熟于浙江;到了元杂剧斑斓登场的时候,元杂剧的中心很快又迁往了浙江杭州;再往下便是明清传奇的滥觞了,那时的主要阵地还是在杭州。近代以降,出自浙江嵊县的越剧北上南下,可说是唱遍大江南北……至于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作家与作品,大都与浙江有不解之缘:诸如洪升与《长生殿》、李渔与《闲情偶寄》及《十种曲》、王国维与《宋元戏曲考》……实是不胜枚举。有专家如是评介浙江:“一部中国戏曲史,半部要写浙江”,确是至论! 据了解,宏图先生撰写这部著作,严格讲起于25年前,他担任《中国戏曲志浙江卷》编委兼全卷责任编辑之时。为了修志,他有机会多次参与对浙江全省的戏曲普查。戏曲志杀青了,他调查的脚步却停不下来,由浙江向全国辐射,一直延伸到了福建、安徽、江西、湖南等地。这时就该应证充满智慧的中国老话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宏图先生有了很多重大的发现,包括剧目、音乐、表演、戏班等在内的种种方面,其中最丰富的居然还是剧目,40多种剧目为罕见甚或从来未曾见过者,如《两世缘》、《太平春》等等,即被他逐一整理次第刊布。一个有心人,历经丰富而扎实的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翔实且为他独有的资料,便构成了这部浙江戏曲史得以站立的厚重基石。 前人治史一般重作家作品的介绍,若是戏曲史,最终写出来的实际是戏曲文学史,实在也顺理成章。不过宏图先生写这部浙江戏曲史,他的眼光和用力处似乎更在于戏曲本体。戏曲的文学线索宏图先生自然是不会轻觑的,但他在关注着这条线索的同时,笔端也时常有意逸开——举凡剧种的兴衰、声腔的衍化、行当的划分、表演的传承、演员的技艺、剧团的阵营、剧目的存佚等等,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分门别类,一一安排停当,不徐不疾地娓娓道来。 作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研究员,宏图先生毕生沉溺于中国文化史与戏曲史研究,从未旁顾他骛。特别想说的,是宏图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态度。“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字空”,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天经地义的治学之道。可惜,这样的治学精神和态度,眼下仿佛越来越少见了。且不说滔滔天下的“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就单是独坐书斋,把心沉进书本和论文里上下求索的学人,也有如稀有动物。播下的若是浮躁,长出来的恐怕连跳蚤都不如,遑论其他? (作者系浙江省作协副主席、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编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