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带叶石楠 |
释义 | 植物资料种中文名:带叶石楠 种拉丁名:Photinia loriformis W. W. Smith 种别名 :牛筋条、黄牛筋、红牛筋(云南土名) 命名来源:[Not. Bot. Gard. Edinb. 10: 60. 1917] 中国植物志:36:233 英文植物志:9:129 系中文名:齿叶系 系拉丁名:Ser.Serrulatae Kuan 组中文名:常绿石楠组 组拉丁名:Sect.Photinia 属中文名:石楠属 属拉丁名:Photinia 亚科中文名:苹果亚科 亚科拉丁名:Maloideae Weber 科中文名:蔷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产四川、云南。生于干燥山坡丛林中,海拔2100—27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昆明附近。 产地分布:产四川、云南。生于干燥山坡丛林中,海拔2100—27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昆明附近。 外形特征形态特征:灌木或小乔木,高3米;小枝密生黄色伏贴绒毛,老枝灰褐色,近无毛,有散生皮 孔;冬芽椭圆形,急尖,被黄色绒毛。叶片革质,带状长圆形或狭披针形,长4—9厘 米,宽1—2厘米,先端圆钝具短尖头,或急尖而有刺状短尖头,基部宽楔形,边缘干时 外卷,有疏生尖锐或刺状锯齿,上面光亮,无毛,下面密生黄色绒毛,叶脉在上面深陷, 在下面隆起,侧脉10—20对;叶柄长3—12毫米,密生黄色绒毛。花多数,密集成顶生 复伞房花序,直径4--5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有黄色绒毛,果期六部分脱落无毛;苞 片及小苞片线形,早落;花梗长1—3毫米,花直径约2毫米;萼筒杯状,长约2毫米; 萼片卵形,长约1毫米,先端圆钝,外面有绒毛,内面无毛;花瓣白色;圆形,直径约3 毫米,无毛;雄蕊20,远短于花瓣;花柱2,离生,基部有长绒毛。果实卵形,长4—5毫 米,直径3—4毫米,红色,有疏生柔毛的直立宿存萼片,含2—4种子。 花期5月, 果期9月。 本种提示:本种与临桂石楠P.Chihsiniana Kuan比较,叶片带状长圆形或狭披针形,下面具 有永久性黄灰色绒毛,叶边有疏生尖锐锯齿,易和后者区别。 参考资料参考文献:Photinia loriformis W.W.Smith in Not.Bot.Gard.Edinb.10:60.1917; Hand.—Mazz.Symb.Sin.7:480.1933. 本系概述:Ser.Serrulatae Kuan,植物分类学报8:225.196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