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浙江民声业余京剧研究社 |
释义 | 浙江民声业余京剧研究社始成立于1982年6月26日,至今已近27年。 彼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的新形势下,作为京剧爱好者的省政协副主席何克希,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省委会主委何志斌和省政协委员、民革省委会常委胡美成、何聘儒等共同商议,决定由民革省委会组织业余京剧研究社筹委会并推胡美成同志为负责人,并将省委会楼下会议室作为假日及每星期活动场所,会聚广大京剧票友,弘扬国粹艺术瑰宝。由此成立了以俞振飞、李茂良为名誉社长,胡美成为社长,李迪民等数位同志为副社长的浙江省第一个民间京剧票友组织———浙江民声业余京剧社(以下简称民声社),下设:演员组、剧务组、音乐组、总务组、宣传组,每组有正副组长及组员数人。民声社以委员会主事,聘请著名京剧演员宋宝罗担任主任委员,何志斌、沈祖安为顾问,另有常委委员若干人,同时聘请著名京剧演员叶鸣兰等18位同志担任指导老师。 民声社成立伊始,以弘扬京剧为号召力,很快聚集起一大批优秀的资深票友,组成了唱、念、做、打、击、拉、弹、吹齐全的演出班子,如名票老生毛廷苑,周泽民、丁跃森、王宝林,旦角名票赵雪琴、金滨华、程惠芬、张伯然,净角名票许长魁、王建邦,小生名票金中明、盛文林、高子欣,琴票程绪荣、李迪民、王荣富、王土荣,鼓票章倩如等等。他们中的佼佼者,大都经过名家名师指教,其水平不在专业演员之下,抗战时期曾在上海、武汉、重庆等地为抗战将士募捐义演。解放后,在杭州大世界京剧舞台为抗美援朝募捐义演,所得票款无偿捐助,充分表达了京剧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宗旨。各界京剧爱好者闻讯而来,趋之若鹜。按民声社章程规定,欲参加民声社者须登记填表,且有社员二人以上介绍,经考试通过,由社长批准,方可入社。当时的民声成员达到130多人,加上一些退休专业老师的加盟使该社如虎添翼。 民声社成立以后,建立了民革浙江省委会直属京剧社支部,在省委会的领导下,专门负责民声社的各项具体工作。 民声社成立之初,苦无戏装道具,后由省委会主委何志斌、委员胡美成与委员王瑞林商谈,由王贷款近万元给胡美成夫妇,用于制办戏装道具,后王瑞林女士将贷款改为赠款。约于1985年,香港一位票友捐赠万元由中共省委统战部转来,又添置部份戏装,使民声社达到了“准专业”水平,阵容强大,行当齐全,组织严密,各司其职,有条不紊。 民声社以“弘扬国粹,广交朋友,为祖国统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为宗旨,以京剧为载体,促进海内外交流,在民革省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每星期举行演唱活动。1983年该社举办公演三场,以后每年举行公演,自成立以来已演出京剧120余场,剧目(包括选场)有50余个。如1984年纪念梅兰芳诞辰90周年,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1992年民声社十周年社庆,均举行大型演出活动。并参加各界清唱活动。1987年6月出版的《戏文》杂志报道了民声京剧社的情况,引起省内外戏剧界人士的关注。在纪念梅兰芳大师95周年演出活动中,在杭州胜利剧院连演三天,观众奔走相告盛况空前。当时的武林会场为民声社常驻演出地,一个月三场,有时还要加演,演出的剧目有:凤还巢、龙凤呈祥、四郎探母、法门寺、黄金台、捉放曹、遇皇后、打龙袍、追韩信、生死恨、女起解、三堂会审、审头刺汤、春秋配、状元媒、三击掌、投军别窑、武家坡、大登殿、大保国、叹皇陵、二进宫、失街亭、空城计、乌盆记、借东风、春香闹学、盗御马、李逵探母、清风寨、赤桑镇、望江亭、黄鹤楼、宇宙锋、苏武牧羊、探阴山等传统剧目,令当时省级专业剧团都不敢小觑,感到压力很大。 民声社支部在省委会领导和支持下,配合省委会的中心工作举行演出活动,如1997年举行庆祝民革成立50周年演出,参加慰问解放军留下部队,宣传计划生育,配合民政厅慰问社会福利院……等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2008年10月29日,在省群艺馆小剧场承办民革浙江省委会《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京剧演唱会》,由民声社的现社员和原社员通力合作,为民声社重新崛起揭开序幕,也为杭州票界撑起了帆,鼓了一把劲。 20余年来,民声社曾接待留美票友宓海潜、卢德先,台湾票友邓永澎夫妇以及北京、上海等地京剧界票友等来浙访问,参加公演并举行联欢活动,交流艺技,积极扩大影响,努力开展祖统联谊工作。 1986年10月26日,民声社假座东珠苑咖啡宫热列欢迎该社名誉社长、京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暨夫人李蔷华女士,俞振飞先生曾说:“业余戏曲工作者是不能忽视的力量,业余和专业两支队伍是互为关连,缺一不可的”,他还介绍了自己如何从业余走向专业的经过,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同志。20余年后的今天,民声京剧社愿在民革省委会的领导下加强团结、努力学习,为振兴京剧贡献力量。 来源:民革浙江省委会 编辑:系统管理员 作者:许中欣 金中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