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哲学导论修订版 |
释义 | 图书简介:作/译者:张世英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ISBN:9787301053423 [十位:7301053428] 页数:371 重约:0.460KG 定价:¥35.00 旧书普通用户价:¥14.70 为您节省:¥20.30 旧书VIP用户价:¥13.20 为您节省:¥21.80 团购优惠价:¥12.50 内容提要:本书认为以建立在万物一体基础上的诗意境界和民胞物与的精神为目标的这种境界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 本书根据作者的这一基本观点,被分为五篇:第一篇“本体论与认识论”将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讲述超越主一客关系的万物一体观以及对万物一体的领悟即诗意境界和民胞物与的精神。第二篇“审美观”讲述万物一体不仅是真理,而且是美之所在,对万物一体的领悟是美的境界。第三篇“伦理观”讲述万物一体是善之所在,对万物一体的领悟同时也是道德的境界。第四篇“历史观”:万物一体表现在具体的人类社会历史上,就是古与今、传统与现... [显示全部] 图书目录:导言 什么是哲学 小引 1. 思考普遍性问题是哲学的开始 2. 哲学思考源于惊异 一 哲学史上对哲学的界定 1. “哲学”一词的渊源 2. 哲学的传统界定 3. “后哲学” 4. 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三种界定 5. 哲学与宗教的区别 6. 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含义 二 哲学是关于人对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 1. 哲学是追求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之学 2. 哲学超越知识和科学 3. 当今中国需要提倡的人生境界和哲学 三 哲学的分类 1.... [显示全部] 文章节选:第二章 精神发展的阶段 上一章在讲哲学基本问题时已经谈到,“人一世界”合一(“天人合一”)与“主体一客体”这两种人与世界的关系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前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主体一客体”和“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三个阶段,本章要讲的是,这两种关系在个人精神意识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为相应的三个阶段,而且哲学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是以个人精神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为基础的,前者是后者提升到哲学原则的高度的表现。一个个人从婴儿不分主体和客体、不分我与非我时起,到有自我意识,即意识到有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 [显示全部] 编辑推荐与评论: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这样一种最大最高的普遍性总量正是哲学研究的对象。……最大最高的普遍性也是与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和现象相联系的,表明哲学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