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折桥镇 |
释义 | 简介折桥镇位于临夏市东郊,南临大夏河,北依北塬山,东与东乡毗邻,西与市区接壤,北滨河东路、国道213线和东冯路纵贯全境,环东四路横穿中心,全镇总面积为15.5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917米,辖9个村民委员会,102个村民小组,19207人,有汉、回、东乡、藏、蒙古、土族等6种民族,总耕地面积9643.5亩,人均耕地0.5亩。 经济辖区内李孟、折桥、甘费村刘临路以南区域2005年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城东开发区。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49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94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70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88元。辖区内有省、州、市属机关及企事业单位66个,各类企业327个,个体工商户235户。 荣誉镇党委、镇政府先后被省、州、市评为"文明乡镇"、"村民自治模范乡"、"无毒社区"、"六好乡党委"、"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全镇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关心教育先进集体"、"临夏州民兵基层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辖区内人文景观,旅游景点星罗棋布,主要有王尚书墓园、胡廷珍纪念碑、宝觉寺、苟家观、烈士陵园、东郊公园、九眼泉渡假村、休闲茶园共66处,尤其是辖区内有全州久负盛名的"九眼泉"自然矿泉水资源一处,附近有寿命近千年的古树四棵,已被州市文物部门列为古树名木,重点保护。 农作物辖区内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洋芋、蚕豆、蔬菜等,其中玉米占粮食播种面积的75%,种植结构比较单一。辖区内盛产的"苟家观"洋芋,因品质特佳,上市特早,深受广大群众的青睐;高效日光节能温室中栽培的苦瓜、丝瓜、蛇豆等名优蔬菜品种因其丰富的维生素等营养和健身疗效也深受市民喜爱;慈王、后古一带秋后复种的大白菜、绿萝卜,因个头大,纤维素含量少,维生素含量高,耐贮存等特点,深受群众的好评,畅销州内外;在九眼泉矿泉水中生长的红鳟鱼更是宾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内部机构辖区内,已初步形成运输、地毯、藏衣加工、家居装饰、休闲娱乐等二、三产业发展格局和铸造、建材等行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展雏形。折桥镇共有干部职工93人,干部63人,工人30人,科级干部10人,其正科级干部3人 ,分别是镇党委书记马亚雄,镇长马忠明,镇人大主席加林辉,副科级干部7人 ,分别是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顾晓红,副镇长马晓明、马世明、喇兆华,镇人武部长邓进宝,政法办主任徐进安,计生站长马冬茵。本科文化程度22人,大专文化程度54人,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17人,有中共党员57名。共有14个基层党支部,9个村民委员会,机关内部设有党政办、城管办、政法办、计生站、农合办、民政办,共11人综合性顾级办公室。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开拓创新,深化镇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抢抓西部大开发和东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加快发展为目标,项目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项目建设、畜牧养殖、劳务输出、庭园经济四大产业,经过不懈努力,把我镇建成临夏市东部具有经济发达,商贸繁荣的新型城区为目标。 强化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2002年至今,累计引资1.8亿元,共新上各类项目56个,其中天宝清真食品厂、泉乳乳品厂、明智帽厂等民营企业项目43个,教育项目8个,现共有规模养殖场91个,规模养殖户186户,种植优质牧草紫花苜蓿400亩,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2006年共输出劳务3800人(次),使劳务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且庭园经济蓬勃发展,全镇现有休闲娱乐茶园66个。经过全镇各族干部群众的扎实工作和不懈努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镇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