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学稷 |
释义 | 戴学稷,男,汉族,1928年10月生,福建仙游人。上海复旦大学毕业,曾在复旦、北大、内蒙古大学、广州暨大研习与任教中国近代史30余年。1984年调来福建社科院历史所任所长。研究员、历史学教授、中共党员、离休干部。 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对外关系、民族关系、重要人物研究留学生史、华侨爱国支援中国民主革命等,重点为:中国人民反帝爱国史。戴学稷教授1948年起在沪学习与工作,参加上海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迎接上海解放。1950年同时考取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历史系,因工作需要,在复旦大学历史系就读,1953年提前毕业,留校任历史系助教。1954年至1956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研修中国近代史。1957年8月从复旦大学志愿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所综合大学——内蒙古大学建校工作,在历史系担任党、政领导,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2年。1979年广州暨南大学复校后急需骨干教师,是年8月由中央组织部调令至该校历史系任教。1979年招收第一批专攻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三名研究生---胡兰英、周聿峨、张瑛。1984年已决定招收现任香港凤凰卫视的名嘴马鼎盛等为第二批研究生,后因工作调动而未能如愿。1984年调任福建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1992年离休。 五十余年来戴学稷教授一直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近年来亦进行地域文化与谱谍学研究,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他撰写学术论文与文史类文章200余篇,均发表于国内各文史专业刊物和报纸(包括《历史研究》、《复旦学报》、《光明日报》、等数十种报刊)及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等十余家出版社出版的各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个人结集(与徐如合作)选编为《热血为中华》、《近代中国的抗争》、《奋斗与希望》三部,字数在百万以上。学术论文代表作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广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留学浪潮与中国民主革命》、《严复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多篇。主编并参与撰写的著作有:《呼和浩特简史》、《鸦片战争人物传》、《中国近代史知识手册》、《近代中国史稿》等多部。他还参加并完成了哲学社会科学“六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22卷)及其中、小型的近代部分的编撰工作,全国重要历史人物资料项目《林则徐全集》(10卷本)的编辑整理工作。 戴教授长期在大学与研究单位,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与科研工作,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是几十年来科研重点之一。1956年孙中山诞辰90周年发表第一篇研究孙中山革命生平的论文《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上海《新闻日报》1956年11月12日第4版)阐论孙中山不断前进的革命精神。此后着重研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民主派的活动及辛亥革命前后的留学生运动。主要论文有:《论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暗杀活动》,载辛亥革命研究会编《辛亥革命论文选》(1949—1979)(上册,三联书店1981年6月版)。《辛亥革命时期呼包地区的起义斗争》,原载《内蒙古大学学报》(社科版)1961年第1期,收入《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略论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分歧》,载《浙江学刊》1985年第2期。《关于“革命军起,革命党消”》,载《光明日报》1980年8月26日第4版。《孙中山与近代中国留学生》,载张磊主编:《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版)。《武昌起义前的黄兴与福建群英》,载萧致治主编《领袖与群伦——黄兴与各方人物》(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版)。《廖仲恺何香凝与辛亥革命》,载《廖仲恺何香凝研究——廖仲恺何香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陈英士的死及其反响》,载《陈英士(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留学浪潮与中国民主革命》(合作),收入张寄谦编《素馨集——纪念邵循正先生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清末留日热潮与辛亥革命》,载《暨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1年第4期,收入《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6月版)。《清末留学欧美学生与辛亥革命》,收入《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94年3月版)。《辛亥革命的意义与福建革命党人的贡献》,《辛亥风云在八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黄纪星和莆田辛亥革命志士们》,《辛亥风云在八闽》。 戴教授与陈教华主编《孙中山与福建》(并撰写第三章),在戴教授75岁生日前夕的2002年12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系专门阐述孙中山与福建,即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在福建发生发展的学术专著,主旨在比较系统地论述民主革命在福建的发生发展过程,介绍孙中山的思想和事业在福建的影响与作用。全书正文共六章,并选采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图片24幅,后附大事记。本书出版后于2003年3月由福建省孙中山研究会与有关部门在福州中山纪念堂举行首发式。之后,中新社、福建日报、福州晚报、团结报、澳门日报、《辛亥革命研究动态》等报刊均纷纷报道,加以评介,肯定其学术价值。普遍认为此书史料翔实、内容丰富、论证严谨,填补了在这方面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颇具有特色,堪称一部较好的学术专著。有的评论更概括其内容,举例论证,此书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研究视角比较新颖,二、注重对社会状况的研究,三使用了部分鲜为人知的地方史料,有利于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的逐步深化。并指出其不足为前后内容有所重复,如对林森的介绍。最后认为:“本书作为在汲取别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真实空白之作,有一定新意,这是毫无疑义的”(张喜顺《评价〈孙中山与福建〉》,见《辛亥革命研究动态》2003年第2期及《团结报》2003年10月21日第3版。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