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赵贵文
释义

个人简介

赵贵文,分析化学家。对我国稀土分离、分析与应用研究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首先完成了独居石矿中钍与稀土的分离定量分析,并在锦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提炼钍和稀土的工厂。首先成功地进行用高压液相色谱分离16种稀土元素的研究。组建成功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检测单光束凝聚态光声光谱仪。综合采用各种先进方法,进行超导、稀土染色、稀土农用等作用机理的研究,以理论指导稀土应用及稀土新型材料的研制。从事高等教育50 余年,培养的研究生均已成为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科研骨干。

个人履历

1921年7月11日 出生于吉林省伊通县。

1938-1942年 日本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院化学系。

1943-1945年 日本广岛大学化学系。

1946-1948年 长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讲师。

1949-1960年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土木建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61-1980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讲师、副教授。

1981年至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1985年建点博士生导师)。

1983年至今 安徽省政治协商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3年至今 中国稀土学会理事。

1987年至今 安徽省稀土学会理事长。

技术成就

赵贵文,1921年7月11日出生于吉林省伊通县,满族。她天性聪颖,在本县读完小学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长春市第一女子中学。读完高中一年,她提前两年参加留学日本的考试,以官费被日本奈良女子高等师范学院录取。奈良女高师毕业后,赵贵文考入广岛大学化学系,继续深造。当时日本只有广岛和东京两所国立大学招收少量女生,女子进入综合性大学的机会极少。赵贵文是那次全考场唯一的女生。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广岛大学。入学后,刻苦学习,赢得了师生们对这位“中国女性”的赞誉。

1945年秋,赵贵文刚从大学毕业,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途。抗战胜利更激励着她报效祖国的热情,然而,严峻的现实却无情地打碎了青年学子的报国理想,她只得暂留长春大学任教。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中国知识分子开辟了报效国家的广阔天地。赵贵文于1949年2月来到刚组建的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中去。我国有最丰富的稀土资源,稀土及其化合物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赵贵文敏感地意识到:稀土研究大有可为。在所领导支持下,赵贵文选定稀土及开发应用为研究方向,并负责组建了相应的课题组,为我国的稀土分离、分析研究和稀土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开创性工作。后来,赵贵文先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承担了多项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文化大革命”以后,赵贵文领导开展了多种新分析方法的研究,如高效液相色谱、等离子体光谱、光声光谱、EXAFS等,并应用于稀土化学和稀土应用机理的研究,指导稀土的应用和新型材料的研制,与国际同步且有中国特色的科研工作吸引和锻炼了大量研究生。赵贵文在近20年来,已培养出博士10人,硕士16人。他们正在国内外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的已经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或成为声誉卓著的青年科学家。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石油化工急需钍作催化剂,在应用化学所负责稀土课题组的赵贵文受东北工业部委托,在黑龙江开展资源调查工作。1951年,在驼腰子发现伴生钍的稀土矿——独居石砂矿。首次完成了稀土矿物的全分析及钍和稀土的定量分析,研究并完善了钍和稀土的分离工艺,并于1953年在锦州石油六厂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提炼钍和稀土工厂,一方面解决了我国炼油急需的钍催化剂,另一方面也为我国进行稀土分离打下了初步基础。在项目攻关期间,赵贵文活跃在矿区、实验室和建厂工地,协调组织。她放弃了休息,一心想的是尽快地使祖国的资源开发出来、投入使用。她亲手测定和反复核对了大量数据,在实验室组织中试,保证了工厂的顺利建立和工艺一次成功。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原子能科学和国际发展急需抗辐射的工程结构材料。当时在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工作的赵贵文接受了这项紧迫任务。她从材料抗辐射的机理出发,经过试验寻求并确认了可能利用的物质。根据实效的原则,赵贵文领导课题组日夜奋战,开发成功新型抗辐射的屏蔽材料——钡水泥和混凝土结构材料。经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测,屏蔽性能大大超过项目指标,圆满地完成了新材料开发任务并投入应用。

20世纪60年代初,赵贵文调至建校不久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分析化学和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这时,多年开采的广西栗木锡矿遇到品位下降的困难,在濒临停产的关键时刻,赵贵文受科技大学副校长钱志道的委托,赴广西考察。在综合利用、提高效益的思想指导下,赵贵文率领由中国科技大学,广西冶金研究所等20多人组成的攻关组,在建立迅速、稳定的铌、钽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数千个典型样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该矿尾砂中贵金属钽含量大于铌的反常分布(地球元素中丰度铌>钽),由此提出了钽、铌、锡、钨等综合利用继续开采的方案,救活了濒临报废的矿区。该矿区继续开采20多年,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由该矿提炼的钽用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稀土科学蓬勃发展。全世界稀土资源的80%在中国,中国还具有成矿机理特殊,稀土配分独特,易于提炼处理的稀土矿产。稀土元素在化学科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工农业应用诱人前景,都召唤着她积极投入该项研究工作中。赵贵文认识到:为了促进稀土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必须对作用机理有充分的认识,而这又离不开掌握先进的结构与成分分析的仪器和方法。同时她也认识到:要完成上述任务,必须培养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在迎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思想指导下,赵贵文在科研和研究生选题中,坚持创新。20世纪80年代初,高压液相色谱(HPLC)作为同时分离和测定的先进手段,迅速发展起来。赵贵文指导研究生首次完成了常量16种稀土元素的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其中最难分离的镝和钇一对也得以分离,分离时间从几小时缩短到几十分钟。单一稀土的准确分析是分析化学界极为重视的困难课题。赵贵文指导研究生开展了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及其机理的研究。据此首先完成了土壤中各稀土分量的测定,对南方离子型吸附稀土矿,得到不同矿层中稀土配分规律。且证明稀土元素是经过形成氧化物后原子化的,在工作中还创造了化学溶液石墨管处理法,大大延长了石墨管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测定的精密度和灵敏度。

随着稀土应用的逐步深入,赵贵文选择重要的应用方向,加强对其作用机理研究,力求在正确理论指导下高效地开展应用工作。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她在我国开展稀土农用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她担任全国稀土农用协作网的机理工作和安徽省稀土农用课题的主持人,坚持农业化学与稀土化学的密切结合,研究得出了土壤稀土含量和形态与稀土施用效能关系规律,土壤和植株中稀土分析标准方法,稀土施用与植物内微量元素的传输相关性,单一稀土在植物内的输运和对棉花等作物的作用等,这些都是稀土农用领域创新的工作,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和三委一部的奖励等。为了取得农用效果的第一手材料,年已古稀的赵贵文还亲自下去指导,有一次竟晕倒在烈日之下,农场的同志都深受感动。她采用多种先进分析方法,对具有我国特色的稀土染色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稀土与染料,稀土与纤维,稀土促进染料与纤维的作用都得到了比较明确的结论,从而推动了稀土染色的发展。

稀土在高温超导中的突破性进展更提示人们:在稀土应用研究中一定要加强机理的研究,特别是重视稀土的形态、稀土的微结构和环境。赵贵文强调了结构分析和状态分析的重要性。一方面要组建和使用新型的先进分析仪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国家重要实验室的设备开展工作。要加强国际交流,尽快而有效地引入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光声光谱是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先进分析方法。赵贵文指导博士研究生开展此项工作。为了争取院内外的支持,她不顾高龄,在学校、科学院及各所之间奔波,废寝忘食。她与东京大学合作,成功组建了计算机检测单光束的凝聚态光声光谱仪,性能大大优于商售双光束仪器,而费用仅为1/3。还组建了激光光声光谱仪及表面分析光声池等仪器。延续10多年的光声光谱方向研究工作,开拓了固态配合物特别是稀土配合物光声光谱的新领域,建立了各种稀土配合物分子的激发弛豫模型,得到国际稀土化学和光谱界的关注。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EXAFS)是化合物、材料微结构的有效研究手段。赵贵文在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同步辐射实验室组织了稀土高温超导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配合物的EXAFS研究课题,并利用日本筑波同步辐射装置及广岛大学核四极共振等设备,对不同成分和相态的超导材料中稀土的形态和配位状况,高效发光材料中稀土配位键长与发光性能的关系,稀土配合物不同基团的具体配位状况等新结构的研究,对稀土新材料的研制均有相当的指导意义。由此建立的新的合成工艺和途径有助于高性能的超导材料、发光材料的制备。为将材料制备机理研究与新材料制备密切结合,赵贵文领导建立了真空热压、高温烧结等设备,特别是溶胶—凝胶拉膜机的组建,为稀土氧化物和各种稀土功能材料纳米薄膜的制备和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主要论著

1 赵贵文,冈本信子.中日英分析化学用语事典,东京:学校图书株式会社,1983

2 赵贵文,苏庆德,齐文启.光声光谱法及其应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译自泽田嗣郎,东京大学教授)

3 赵贵文,罗思泉等.高速液体ケロマトグラフィにまる16种稀土元素の分离.分析化学(日本),1982,31(2):3

4 赵贵文,朱明阳等.各种处理管用グラフイト炉原子吸光法による稀土类元素の增感,分析化学(日本),1982,32(3):164

5 Zhao Guiwen,Guo Baisheng.The application of rare earths to agriculture(invitation paper).Sixth Symposium on Rare Earths (Tokyo,1988,3)

6 邵学广,赵贵文.稀土在腈纶纤维染色中的作用机理研究.纺织学报,1992,13(9):394

7 霍登伟,尹香莲,赵贵文.ICP-AES中稀土元素Q数据的编辑与Q光谱的模拟.中国稀土学报,1994,12(3):253

8 Sun Hongmao, Zhao Guiwen. EXAFS study on Bi4Sr3Ca3Cu4Oy superconductor. Chinese Science Bullitin,1994,9,791

9 Su Qingde, Yang Yuetao, Zhao Guiwen. Photoacoustic spectra of complexes of Erbium (Ⅲ) with glycine and alanine. Crystal Reseach and Technology, 1996,31 (4):475

10 Ye Tao,Guiwen Zhao. EXAFS studies of luminescence centres in Eu3+ doped nanoscale phosphores. Materials Letters, 1996,28:13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1: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