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映先,女,1953年9月30日生,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高级研究学者。1975年3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外语院。从1975年至1995年在邵阳大学外语院教学;从1996年4月至今作为教授和外国语言和应用语言硕士生导师在中南大学外语院工作。她除了从事英语教学以外,她还担任一些科研工作。她的研究方向是中西翻译史和《红楼梦》翻译研究。至今,她共发表了英语小说译作6部,学术著作3本,论文30多篇。
近5年教学科研情况如下:
教学
1) 翻译理论与实践,本科基础课, 2/ 周,一届, 30 人 / 学期( 2004 )。
2) 基础英语, 本科专业基础课, 6/ 周, 5 届, 30 人 / 学期
3) 中西翻译史,研究生, 6/ 周, 5 届共约 400 人。
4) 汉英翻译理论研究及其选读,研究生 6/ 周 (2004-2008) 共约 300 人。
实践性教学
英语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 5 届 30 名学生
教学研究课题
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英语专业教学新模式 (2005) ,中南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主持
科研课题:
1) 中西翻译史对比研究 (2003) ,湖南人民出版社资助经费 2 万元,主持
2) 中西翻译史对比研究 ( 2003 ) ,湖南人民出版社资助经费 2 万元,主持。
3) 英语翻译技能 + 专业知识模拟 ( 2002 ) ,中南大学教学改革立项,经费 3 千元,主持。
4) 教学改革立项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英语专业教学新模式 ( 2005 ) ,经费 8 千元,主持。
著作
1) 古诗文解读(5) 湖南人民出版社 独著 2002年6月
2)古诗文解读(3) 湖南人民出版社 第二主编 2002年10月
3)英语公关300句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主编 2004年5月
科研论文:
1)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看《红楼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求索》 2004(3)
2) 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看科技新词翻译的符号对等,《中国科技翻译》 2004(3)
3) 翻译的审美主体与 “ 三象美 ” 再现的文类冲突 —— 论《红楼梦》对联翻译,
《中国外语》 2006(2)
4 ) 英语语料库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介入 《求索》 2006(2)
5) 人文环境与《红楼梦》翻译 《 外语语言文学与翻译研究》 2003(4)
6) 中西翻译理论的兼容性 《湘潭大学学报》 2002(4)
7) 作者主体意识的历史管窥 《湖南师大学报》 2003(4)
8) 《红楼梦》翻译中的形象变异及其创造性想象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9)
9) 虚实有度 译笔精华 《湖南师大学报》 2003(6)
承担本课程任务:英汉、汉英笔译教学,以英汉语比较研究与翻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