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庆厦 |
释义 | 个人简介戴庆厦,福建省仙游人,汉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部级)系统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中央民族大学汉藏语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基地主任、首席科学家。《汉藏语学报》主编。 现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组成员、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国际双语学学会会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分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1世纪第一届语言文字规范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语言文字标准技术委员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标准技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少数民族特别分技术委员会委员。美国语言学会终身荣誉会员。《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语言科学》、《汉语学报》等杂志编委,《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顾问,美国《藏缅语区语言学》(LTBA)杂志编委。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中国民族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高级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学科组负责人。 主要从事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言和社会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共出版专著25部(部分为合著),发表论文241篇。如:《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一)、(二)、(三)、(四),《汉藏语概论》、《景颇语语法》、《景颇语词汇学》、《景汉词典》、《汉景词典》、《景颇语基础教程》、《社会语言学教程》、《社会语言学概论》、《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语言与民族》、《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浪速语研究》、《仙岛语研究》、《仙仁土家语研究》,主编《第二语言(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论集》(第一、二、三集)等。 先后应聘为35所高等学校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有: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广西民族学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曾赴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进行学术访问或讲学。 著述情况1958年: 闽语仙游话的语音,载《方言与普通话集刊》第一本,1958。(与吴启禄合写) 谈谈松紧元音,载《少数民族语文论集》第二辑,1958。 闽语仙游话的变调规律,载《中国语文》1958(10)。 1961年: 闽语仙游话的音变规律,载《中国语文》1961(1)。(与吴启禄合写) 1962年: 闽语仙游话的文白异读,载《中国语文》1962(8、9)。(与吴启禄合写) 1964年: 哈尼语元音的松紧,载《中国语文》1964(1)。(与胡坦合写) 1978年: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载《思想战线》1978(3)。 1979年: 我国藏缅语族松紧元音来源初探,载《民族语文》1979(1)。 1980年: 促进民族语文繁荣发展的一次盛会,载《民族语文》1980(1)。(与孙宏开合写) 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文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载《民族语文》1980(2)。(与马学良合写) 关于少数民族文字中汉语借词拼写法问题,载《中国语文》1980(4)。(与周耀文合写)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80.5。(与周耀文合著) 1981年: 论“语言民族学”,载《民族学研究》第一辑,1981。(与马学良合写) 彝语支语言的清浊声母,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2)。 论景颇语和载瓦语的关系,载《思想战线》1981(4)。 载瓦语使动范畴的形态变化,载《民族语文》(1981)(4)。 哈尼族,载《中国少数民族》1981(5),人民出版社。(与王尔松合写) 汉景词典,云南民族出版社,1981。(与岳相昆、肖家成、徐悉艰合著) 语言学概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1981。(马学良主编,为定稿编写人之一) 1982年: 白狼歌研究,载《民族语文》1982(5)。(与马学良合写) 彝语支语言比较研究,载《民族语文论集》1982(7)。(与马学良合写) 1983年: 语言与民族,载《民族研究》1983(1)。收入Anthropology in China一书,Edited by Gregory Eliyu Guldin, Armonk, New York London, England,1991.又收入《中国语言人类学百年文选》,周庆生主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与马学良合写) 中国民族语言学对发展语言学的重要性,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1)。 浪速语初探,载《语言研究》1983(2)。(与徐悉艰合写) 阿昌语概况,载《民族语文》1983(3)。(与崔志超合写) 景颇成语,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83.3。(与岳相昆合著) 景汉词典,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1983。(与徐悉艰、肖家成、岳相昆合著) 1984年: 藏缅语族某语言弱化音节探源,载《民族语文》1984(2)。 我国民族地区双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民族研究》1984(4)。(与马学良合写) 1985年: 阿昌语的清鼻音,载《民族语文》1985(2)。 景颇语的声调,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3)。 试论我国少数民族辞书的发展,载《民族研究》1985(4)。(与王远新合写) 波拉语概况,载《民族语文》1985(6)。(与傅爱兰、刘菊黄合写) 阿昌语简志,民族出版社出版,1985。(与崔志超合著) 1986年: 云南民族语文工作中的几个理论研究课题,载《云南民族语文》1986(1)。 怒江州的双语现象及发展,载《云南民族语文》1986(2)。(与段伶合写) 论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发展的特点,载《民族学与现代化》1986(2)。(与王远新合写) 独龙语木力王话的长短元音,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6(3)增刊。(与刘菊黄合写) 景颇语并列结构复合词的元音和谐,载《民族语文》1985(5)。 景颇语的连写规则,载《正词法参考资料》1986(5)。 汉藏语系概要,载《语言调查研究讲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12)。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景颇语支、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等条目,并任该卷“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分科”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景颇语文常识,德宏民族出版社,1986。(与岳相昆合写)。 1987年: 关于少数民族辞书编写的几个问题,载《云南民族语文》1987(1)。 独龙语的弱化音节,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1)。(与刘菊黄合写) 云南蒙古族嘎卓语研究,载《语言研究》1987(1)。(与刘菊黄、傅爱兰合写)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概述,载《民族研究动态》1987(2)。(与刘菊黄合写) 论景颇族支系语言,载《民族研究》1987(3)。 普及教育、开放经济是双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诺族双语现象调查,载《民族团结》1987(3)。(与刘菊黄、傅爱兰合写) 论我国民族的语言转用问题,载《语文建设》1987(4)。(与王远新合写) 我国的民族语文工作与社会语言学,载《民族语文》1987(5)。 克伦语初探,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7(6)。(与刘菊黄、傅爱兰合写)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of Traditional Songs and Poetry of the Jingpo Nationality,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Volume 10.1 Spring 1987.U.S.A. 《民族词典》中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彝语、傈僳语、拉祜语、纳西语、白语等30多条目,并任该“中国民族语文分科”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中的阿昌语、景颇语等条目,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 1988年: 论语言学和民族学的结合与发展,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1)。(与王远新合写) 一座沟通各民族心声的金桥——伊宁市双语掠影,载《语言与翻译》1988(1)。(与王远新合写) 新蒙乡双语调查报告,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2)。(与傅爱兰、刘菊黄合写) 高山族语言文学·序,载《高山族语言文学》,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3。 再论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文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载《民族研究》1988(5)。 藏缅语族某些语言的音节搭配律,载《民族语文》1988(5)。(与刘菊黄合写) My work in Tibetan-Burman Linguistic, Linguistic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Volume 11.2.Tall 1988.U.S.A.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的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缅语支、景颇语支、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等条目,并任该卷“中国诸民族语言文字分科”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景颇族,民族出版社,1988。(与龚佩华、陈克进合著,并负责全书统稿) 1989年: 载瓦语声调研究,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1)。 景颇族传统诗歌的语言特点,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9(1)增刊。 缅彝语的结构助词,载《语言研究》1989(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简介,载《中国语文通讯》1989(3)。 关于我国藏缅语族系属的分类问题,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3)(与刘菊黄、傅爱兰合写) 我国双语研究的现状与展望,载《民族教育》1989(3)。(与赵益真合写) 论彝语支,载《彝语研究》1989(4)。 藏缅语族辅音韵尾的发展,载《语言文字学术论文集》1989(4)。(与马学良合写) 中国藏缅语描写语言学的现状及展望,载《民族语文》1989(4)。 关于民族语文工作的几个问题,载《民族团结》1989(4)。 勒期语的长短元音,载日本《东亚语言和历史》1989(10)。 1990年: 仫佬族的语言观,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1)。(与张弼弘合写) 藏缅语族语言的研究与展望——马提索夫教授访问记,载《民族语文》1990(1)。 论语言关系,载《民族研究》1990(2)。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双语现象及其发展,载《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论集》,民族出版社,1990.2。(与段伶合写) 一种有特色、有价值的语言学杂志——美国《藏缅语区的语言学》杂志介绍,载《民族研究动态》1990(3)。 美国柏克加州大学《汉藏语词源学分类词典》课题研究,载《国外语言学》1990(4)。 应该建立一个新学科——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学,载《云南民族语文》1990(4)。 从藏缅语看壮侗语言与汉语的关系,载《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研究》,1990.11。 景颇语的句尾词,载《民族语言研究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景颇语教学经验点滴,载《民族语文教学经验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 民族语文专业开设社会语言学课程的初步设想,载《民族语文教学经验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 Language and Nationality, Anthropology in China, Edited by Gregory Eliyu Guldin,1990 .(与马学良合写) 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 语言关系与语言工作,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任主编) 1991年: 景颇语亲属称谓的语义分析,载《民族语文》1991(1)。 新疆伊宁市双语场的层次分析,载《语言·社会·文化》1991(1)。(与王远新合写) 彝语的撮唇音和长重音,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2)。(与曲木铁喜合写) 第23届国际汉藏语言和语言学会议报导,载《国外语言学》1991(2)。 简化汉字是少数民族的心愿,载《语文建设》1991(3)。 彝语义诺话的语音系统,载《彝语研究》,1991。(与曲木铁喜合写) 藏缅语族语言声调研究,载《学术论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On the Affiliation of the Kadai(Zhuang Dong) Group: Indications from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beto-Burman and Chinese, 载Kadai, October 1991。 《藏缅语语音和词汇》中的撰写阿昌语、浪速语词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汉藏语概论》中的藏缅语景颇语支、缅语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合著,并负责全书统稿) 藏缅语十五种,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与黄布凡、傅爱兰、宁玉、刘菊黄合著) 中国各民族文字与电脑信息处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任主编之一) 《云南出版史志资料》第七辑中的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云南省新闻出版局,1991。(与徐悉艰合写) 1992年: 彝缅语鼻冠声母的来源及发展——兼论彝缅语语音演变的“整化”作用,载《民族语文》1992(1)。 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文专业的语言学教学,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3)。 彝语义诺话动物名词的语义分析,载《民族语文研究新探》,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与曲木铁喜合写) 嘉戎语梭磨话有没有声调?,载《纪念王力先生九十诞辰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An Observation on the Genesis Development Tibeto-Burman Tones, Bulletin of the National Museum of Ethenology Vol. 17 No.4.1992。 汉载词典·序,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教育大辞典》中的“景颇族教育”等词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中国人的姓名》中的阿昌族条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与崔志超合写) 《藏缅语族语言词汇》中编写8种语言的词汇。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任顾问) 《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中的第一章及第三章第一节(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任主编) 景颇语语法,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与徐悉艰合著) 1993年: 景颇语双音节词的音节聚合,载《语言研究》1993(1)。 关于纳西语的松紧元音问题——兼论彝缅语语音历史演变的研究方法,载《民族语文》1993(1)。 “诺苏”为“黑族”义质疑——兼论从语言研究民族的方法论问题,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3)。(与胡素华合写) 彝语支语言的颜色词,载《语言研究》1993(4)。(与胡素华合写) 论普米族的语言观念,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4)。(与陈卫东合写) 对民族文字“创、改、选”经验教训的一些认识,载《民族研究》1993(6)。(与贾捷华合写) 兴颇语和景颇语,载《跨境语言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论“跨境语言”,载《跨境语言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与傅爱兰合写) 一个多民族杂居区的语言使用特点——兰坪县语言使用特点试析,载《民族语文论文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汉藏语和粤语,载《第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出版,1993。 彝语古籍文献概要·序,云南民族出版社,1993。 社会语言学教程,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跨境语言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任主编) 1994年: 略述我国民族语言领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载《民族研究动态》1994(1)。(与陈卫东合写) 景颇语动词与藏缅语语法范畴,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3)。(与吴和得合写) 景颇语两个语音特点的统计分析,载《民族语文》1994(5)。(与杨春燕合写) 我谈语文规范化,载《语文建设》1994(10)。 藏缅语个体量词研究,载《藏缅语新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景颇族,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与徐悉艰合著) 藏缅语新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与马学良、胡坦、黄布凡、傅爱兰合著) 语言和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1995年: 再论“诺苏”非“黑族”义,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2)。(与胡素华合写)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教育,载《中国教育报》1995(3)。 景颇语单纯词在构词中的变异,载《民族语文》1995(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研究·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2。 Jingpo prefixes: Their Classification, Origins, and Implications for General Morphology, New Horizons in Tibeto-Burman Morphosyntax,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1995.(与吴和得合写) The Variation of free Morphemes in Compound, Words in Jingpo, Language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Volume 18:1-spring 1995. 对建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学的重要贡献(序),载《中国少数民族语文使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景颇语词汇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与徐悉艰合著) 哈尼语概论,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与段贶乐合著) 1996年: 彝语支语言颜色词试析,载《首届哈尼族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6.1。(与胡素华合写) 中国国情与双语教育,载《民族研究》1996(1)。(与董艳合写) 语言调查常识(一),载《云南民族语文》1996(1)。(与傅爱兰合写) 关于汉藏语系语言的分类问题,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2)。(与傅爱兰合写)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现状及任务,载《民族教育研究》1996(2)。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类型,载《民族教育研究》1996(3)。(与董艳合写) 一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文使用问题的佳作——评介周耀文的《中国少数民族语文使用研究》,载《语言文字应用》1996(3)。 祝贺与希望,载《云南民族语文》1996(4)。 再论景颇语的句尾词,载《民族语文》1996(4)。 景颇语实词的虚化,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4)。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上),载《民族教育研究》1996(4)。(与董艳合写) 我谈语文规范化,载《云南民族语文》1996(4)。 从电脑统计结果看白语语音特点,载《电脑辅助汉藏语词汇和语音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与赵富芬合写) 论汉藏语的声韵调分析法,载《海峡两岸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边政协会编印,1996。 藏缅语的“名+形”(修饰)语序,载《中国民族语言论丛》,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论集(一),民族出版社,1996。(任主编) 1997年: 多角度、多方法是深化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必由之路,载《语言与翻译》1997(1)。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下),载《民族教育研究》1997(1)。(与董艳合写) 论母语,载《民族研究》1997(2)。(与何俊芳合写) 广卡语声调分析,载《语言研究》1997(2)。(与刘岩合写) 从藏缅语、孟高棉语看亚洲语言声调的产生和发展,载《中国民族语言论丛》(2),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与刘岩合写) 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双语变化的特点及其对策,载《中国民族教育》1997(2)。(与何俊芳合写) 语言调查常识(二)、(三)、(四),载《云南民族语文》1997(2)、(3)、(4)。(与傅爱兰合写) 关于汉藏语分类的思考,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4)。 建立双语专业势在必行——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开设蒙汉双语专业的启示,载《民族教育研究》1997(4)。(与何俊芳合写) 城镇民族小学双语教学的新尝试——科左后旗蒙古族实验小学蒙汉双语教学改革实验介绍,载《中国民族教育》1997(5)。(与何俊芳合写) 凉山彝语的实词虚化例析,载《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报》1997(5)。(与胡素华合写) 景颇语词的双音节化对语法的影响,载《民族语文》1997(5),《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1998(1)转载。 三论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文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6)。 论双语学,载《民族研究》1997(6)。(与何俊芳合写) 瑞丽为什么能率先“普九”,载《中国教育报》,1997.7.4。(与何俊芳、董艳合写) 发展双语,因地制宜——云南省德宏州双语教学调查报告,载《中国教育报》,1997.9.29。(与何俊芳、董艳合写) 中国彝学(第一辑),民族出版社,1997.12。(任主编) 论族际婚姻家庭与语言使用的关系,载《双语双方言》(五),汉学出版社,1997。(与何俊芳合写) 我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载《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增刊。(与成燕燕合写) 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民族教育之路——云南省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双语文教学体制启示录,载《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论集》(二),民族出版社,1997。(与何俊芳、董艳合写) 二十世纪的彝语语言学,载《中国彝学》第一辑,1997。(与胡素华合写) 中国汉字式诸文字的形成与发展,载韩国《第一次亚洲汉字式文字讨论会论文集》,1997。 Analysis of the tones in the Guangka subdialect of De’ang. 载泰国Mon-khmer Studies 27:91-108. P91-108.(与刘岩合写)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概论·序,吉林民族出版社,1997。 突厥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第2、3、7章),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与董艳合写) 《中国社会科学家自述》中的“戴庆厦”条,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论集(二),民族出版社,1997。(任主编)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第一卷)。民族出版社,1997。(任执行主编) 1998年: 语言调查常识(五),载《云南民族语文》1998(1)。(与傅爱兰合写) 凉山彝语的体词状语助词——兼论彝语词类中有无介词类问题,载《语言研究》1998(1),总第34期。 彝语ta33的多功能性,载《民族语文》1998(2)。(与胡素华合写) 载瓦文短时间内试行成功说明什么,载《中国民族教育》1998(2)。(何俊芳合写) 从民族关系看我国早期社会双语现象的形成特点,载《民族教育研究》1998(2)(与何俊芳合写) 景颇语的结构助词“的”,载《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4)。 普米语动词的语法范畴·序,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5。 景颇语方位词“里、处”的虚实两重性——兼论景颇语语法分析中的“跨性”原则,载《民族语文》1998(6)。 现代语言学理论·序,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8。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9。 景颇语的助动词形成的途径和条件,载《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2。(与王洪梅合写) 景颇语的“宾动”结构,载《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2。 景颇语的连动式,载《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2。 景颇语使动范畴的结构系统和历史演变,载《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二),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12。 民族古籍与语言学,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巴蜀出版社,1998。 《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的前言、第一章(第八部分除外)、后记,书海出版社,1998。(任主编) 彝语词汇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任主编)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论集(三),民族出版社,1998。(任主编) 1999年: 景颇语名词的类称范畴,载《民族语文》1999(6)。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第三、四、五卷),民族出版社,1999.6。(任执行主编) 民族语文工作五十年,载《中国教育报》,1999.7.13(与傅爱兰合写)。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概论》中的前言、后记、第一、八章,民族出版社,1999.8。(任主编) 难忘的五十年代语言大调查,载《田野调查实录——民族调查回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9。 仡央语言探索·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0。 论声调起源的初始特征,载《艺文述林》(语言学卷),1999.10。(与刘岩合写) 西夏语比较研究·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11。 语言使用功能成因析——阿昌语(户撒)使用功能个案调查,载《民族语文论坛》,1999.12,总第1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2。(与成燕燕、傅爱兰、何俊芳合著) 凉山彝语的结构助词su33,载《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1999。(与胡素华合写) 我国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载《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2000年: 泸溪土家语·序,中央民族出版社,2000.1。 汉语研究与汉藏语,载《语言》第一卷,首都师范大学,2000. 1。 论景颇语在藏缅语中的地位,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 景颇语重叠式的特点及其成因,载《语言研究》2000(1)。 从语言系统看景颇语动词的重叠,载《汉语学报》2000(2)。(与傅爱兰合写) 汉藏语研究的一些思考,载《南开学报》2000(4)。 藏缅语的是非疑问句,载《中国语文》2000(5)。(与傅爱兰合写) 哈尼语的“来、去”,载《民族语文》2000(5)。(与李泽然合写) 民族心理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5)。 西部开发与语言学研究,载《中国教育报》,2000.7.18。 藏语汉语同源词研究·序,民族出版社,2000.8。 现代哈萨克语词汇学研究·序,民族出版社,2000.8。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纵览·序,民族出版社,2000.10。 哈尼语的并列复合名词,载《中国哈尼学》第一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12。(与李泽然合写) 中国哈尼学(第一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12。(任主编) 系统论与双语研究,载《双语学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与关辛秋合写) 一次研讨双语学理论与实践的国际盛会——“首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总结发言,载《双语学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 双语学研究(第一辑)——首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集,《民族教育研究》2000年增刊。(任主编) 2001年: 景颇语的话题,载《语言研究》2001(1)。 濒危语言研究中定性定位问题的初步思考,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2)。(与邓佑玲合写) 城市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功能的变化,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2)。(与邓佑玲合写) 哈尼语研究·序,民族出版社,2001.3。 艺术语言再探索·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3。 布农语构词法研究·序,台湾读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1.3。 藏缅语的述宾结构,载《方言》2001(4)。(与傅爱兰合写) 艺术语言学理论体系的深化与完善——评骆小所新著《艺术语言再探索》,载《语言文字应用》2001(4)。(与杨丽姣合写) 中国少数民族古代近代作家文学概论·序,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5。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序,民族出版社,2001.5.21。 景颇语的疑问句,载《中国民族语言文学论集》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1.7。 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1.7。(任主编) 香港语文问题之我见,载《语言学问题集刊》第一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7。 仙游县方言志,载《福建县市方言志12种》,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7。(与吴启禄合写) 朝鲜族双语现象成因论·序,民族出版社,2001.8。 从语言系统看景颇语动词的重叠,载《汉语学报》2001(9)。(与傅爱兰合写) 汉哈尼词典,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11。(与段贶乐、罗书文、李批然合著) 藏缅语族语言使动范畴的历史演变,载〔美〕《中国语言学报》,Volume 29, Number l, 2001. 莆仙人学习普通话的难关,载《福建人学习普通话指南》,语文出版社,2001。 2002年: 互补与竞争:语言接触的杠杆,载《语言文字应用》2002(1)。(与袁焱合写) 关于汉藏语语法比较研究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2)。 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2.3。(任主编) 多元一体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载《山西大学学报》2002(3)。(与何俊芳合写) 景颇语“形修名”两种语序对比,载《民族语文》2002(4)。 藏缅语的形修名语序,载《中国语文》2002(4)。(与傅爱兰合写)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法“空缺”,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5)。(与关辛秋合写) 汉语结合非汉语研究的一些理论问题,载《长江学术》第一辑,2002.5。 云南语言研究及其走向,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6)。 汉朝语述宾结构对比研究·序,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10。 个案研究是双语教育理论建设的必由之路——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序,民族出版社,2002.10。 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2.10。(任主编) 濒危语言的语言状态——仙仁土家语个案分析之一,载《语言科学》创刊号,2002.11。(与田静合写) 悠悠岁月,哈尼情深——50年代哈尼文创制工作的回忆,载《中国哈尼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2.11。 中国哈尼学(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2.11。(任主编) 彝语结构助词·序,民族出版社,2002.11。 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序,民族出版社,2002.12。 现代哈萨克语结构研究·序,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 2003年: 双语现象古今谈,载《中国民族报》,2003.1.7。 汉语方言研究及少数民族语言结合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载《满语研究》2003(1)。 景颇语句尾词形成的结构机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2)。 景颇语的“体”和“貌”,载《中国民族语言文学研究论集》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3.3。 仙岛语的语源及其濒危趋势,载《民族语文》2003(3)。(与王朝晖合写) 中国彝学(二),民族出版社,2003.4。(任主编) 论彝语支,载《中国彝学》(二),民族出版社,2003.4。 濒危语言的语言活力——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二,载《思想战线》2003(5)。(与田静合写) 清代蒙古族社会转型及语言教育·序,民族出版社,2003.6。 四音格词在汉藏语研究中的价值,载《汉语学习》2003(6)。(与孙艳合写) 汉语同族词的系统性与验证方法·序,商务印书馆,2003.7。 哈萨克族汉语补语习得研究·序,民族出版社,2003.11。 彝语方言比较研究·序,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12。 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12。(任主编之一) 莆仙方言的形态特征,载《莆仙文化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与吴启禄合写) Jinghpo, 载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Routledge Language Family Se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2003.(与Lon Diel合写) Language and Nationality, 载COLLECTION OF ANTHROPOLOGY AND ETHNOLOGY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China Applicant Committee for the 16~(th) Congress(2008) of IUAES, 2003 .(与马学良合写) 2004年: 社会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1。(任主编) 论语言对比,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1)。 中国濒危语言研究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中国社会语言学》2004(1)。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研究论集(4),民族出版社,2004.2。(任主编) 从共时差异看语言濒危——仙仁土家语个案研究之三,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4(2)。(与田静合写) 阿昌族双语转型的成因及其特点,载《语言接触》论集2004.3。(与袁焱合写) 试论新时期的民族语文工作,载《民族教育研究》2004(4)。 藏缅语的述补结构——兼反观汉语的述补结构,载《语言研究》2004(4)。(与黎意合写) 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大有可为——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序,载《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4(4)。 从短语结构到最简方案——阿尔泰语言的句法结构·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5。 双语学研究(第二辑),民族出版社,2004.6。(任主编) 景颇语的述补结构,载《民族语文》2004(6)。(与黎意合写) 人口因素与语言濒危——街津口乡赫哲语濒危状态个案研究,载《民族文化遗产》,2004.10。(与何俊芳、张海琳合写) 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11。(任主编) 学术气度,学派意识,载《光明日报》,2004.12.16。 仙仁土家语濒危现象个案研究,载《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2004年28卷3号。(与田静合写) 仙岛语濒危趋势个案研究,载《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2004年28卷4号。(与王朝晖合写) 藏缅语的述宾结构——兼与汉语比较,载《汉语研究的类型学视角》,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与傅爱兰合写) 论濒危语言——濒危语言个案对比研究所见,载《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 三家子村满语使用情况个案调查,载《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与季永海、关辛秋合写) 萌芽期量词的类型学特征——景颇语量词的个案研究,载《汉藏语研究》,台湾《语言暨语言学》专刊外编之四,2004。(与蒋颖合写) 2005年: 浪速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1。 论藏缅语的反响型名量词,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2)。(与蒋颖合写) 哈尼语方言音系八则,载《中国哈尼学》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5.3。 中国哈尼学(第三辑),民族出版社,2005.3。(任主编) 深化双语研究的几个问题,载《暨南学报》2005(3)。 藏缅语的强调式施动句,载《语言研究》2005(3)。(与李洁合写) 小陂流苗语概况,载《民族语文》2005(3)。(与余金枝、杨再彪合写) 再论汉语非汉语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载《语言与翻译》2005年(3)。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小陂流苗语为例,载《语言科学》2005(4)。(与杨再彪、余金枝合写) 景颇语四音格词产生的机制及其类型学特征,载《中国语文》2005(5)。(与孙艳合写) 模仿与创新——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例,载《暨南大学学报》2005(5)。 濒危语言的年龄言语变异,载《言语与言语学研究》2005(8)。 必须大力加强濒危语言的个案研究(代序),载《仙岛人及其语言》,民族出版社,2005。 古汉语词类转变研究的新探(代序),载《古汉语的名动词类转变及其发展》,中华书局,2005。 汉语论稿·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彝语方言学·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汉藏语系语言判断句研究·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回顾与展望——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十年巡礼(1995—2005)·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汉语景颇语量词比较,载《第四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景颇语基础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与岳相昆合著) 仙仁土家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与田静合著) 仙岛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与丛铁华、蒋颖、李洁合著) 中国民族语文工作,民族出版社,2005。(任执行主编) 第四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任主编) 2006年: 勒期语概况,载《民族语文》2006(1)。(与李洁合写) “十五”期间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综述,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 濒危语言与衰变语言,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 濒危语言研究在语言学中的地位,载《长江学术》2006(1)。 跨语言视角与汉语研究,载《汉语学习》2006(1)。 语法比较的几点思考,载《语言与翻译》2006(1)。 《现代汉语词典》在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发展中的贡献,载《语言文字应用》2006(1)。 正确处理民族语言研究中的四个关系,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2)。 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载《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2),并收入《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政策和法律的国际比较》,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5。 田野调查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2)。 从藏缅语族语言反观汉语的被动句,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与李洁合写) 语言接触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载《语言研究》2006(4),《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7(3)转载。(与罗自群合写) 有关非亲属语言语法比较的一些方法论问题,载《世界汉语教学》2006(4),并收入《汉韩语言对比研究》(1),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2。(与金海月合写) 民族文化传承的危机与挑战——土家语濒危现象研究·序,民族出版社,2006.7。 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结合,是发展我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载《语言学名家讲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8。 人类语言学在中国大有可为,载《人类语言学在中国——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小陂流苗语的语言接触变异,载《人类语言学在中国——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12。 加强壮侗语语法研究势在必行——毛南语动词研究·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濒危语言保护与民族文化保护,载《中国民族文博》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06。(与闻静合写) 景颇语的否定范畴,载《语言暨语言学》专刊外编之六,台湾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2006。 景颇语的“NP+e”式——兼与汉语比较,载《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从词源比较看藏缅语量词演变的层次,载《语言学论丛》第34辑,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2006。(与蒋颖合写) 汉藏语四音格词·序,民族出版社,2006。 语言学基础教程,商务印书馆,2006。(任主编) 藏缅语族语言研究(四),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民族出版社,2006。(任主编) 语言和民族(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与何俊芳合著) 2007年: 汉藏语被动句的类型学分析,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1)。(与李洁合写) 民族语文工作的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载《长江学术》2007(1)。(与罗自群合写) “参考语法”编写的几个问题,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1)。(与蒋颖合写) 基诺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载《南开语言学刊》2007(1)。(与罗自群等合写)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研究的新篇章,载《语言文字应用》2007(1)。 中国民族语文政策概述,载《中国民族语文政策与法律述评》,民族出版社,2007.1。 十三世纪傣泰语言的语音系统研究·序,民族出版社,2007.2。 构建双语和谐的多语社会,载《民族教育研究》2007(2),并收入《第五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8。 关于汉藏语语法比较研究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载《湖北师院人文演讲录》,2007.3。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的现状及对策,载《语言与翻译》2007(3)。 勒期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4。 李方桂先生的印地安语研究,载《语言研究》2007(4)。(与汪锋合写) 语言接触与语言内部机制,载《民族语文》2007(4),《语言文字学》2007(11)转载。(与田静合写) 对外汉语教学要强调“有的放矢”,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5)。 基诺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商务印书馆,2007.6。(第一作者,并任主编) 《中国的语言》中的阿昌语、浪速语、波拉语、勒期语、仙岛语等五种语言,商务印书馆,2007.6。(任编委) 景颇语的泛指动词,载《语言科学》2007(6)。 第五届国际双语学研讨会论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8。(任主编之一) 汉藏语学报(2007年总第一期),商务印书馆,2007.9。(任主编) 梁河阿昌语概况,载《汉藏语学报》2007年总第一期,商务印书馆,2007.9。(与时建合写) 波拉语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7.11。(第一作者,与蒋颖合著) 语言的外部影响与内部机制,载《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卷,2007(11)。(与田静合写) 濒危语言的田野调查,载《语言学论丛》第36辑,商务印书馆,2007。 Typology of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Regions, 载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007.(与成燕燕合写) 2008年: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问题,载《应用语言学讲座》,2008.1。 论新时期的民族语言翻译,载《民族翻译》2008(1)。 OV型藏缅语连动结构的类型学特征,载《汉语学报》2008(2)。(与邱月合写) 构建我国多民族语言和谐的几个理论问题,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2)。 藏缅语与汉语连动结构的比较研究,载《世界汉语教学》2008(2),商务印书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8(9)转载。(与邱月合写) 构建语言和谐是当前民族语文工作的主要任务——在“民族语文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载《民族教育研究》2008(3)。 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国情调查,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3)。 一本具有双语研究前沿气息的专著——《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汉译版序,载《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2008.4。 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8.4。(第一作者,并任主编) 古汉语研究与少数民族语言,载《古汉语研究》2008(4),《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4)转载。 汉哈语言对比研究·序,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5。 景颇语谓语人称标记的多选择性,载《中国语文》2008(5)。 第二语言(汉语)教学的难点,载《汉语学习》2008(5)。(与苗东霞合写) 景颇语“给”字句的类型学特征,载《中国语言学》第一辑,2008.7。(与邱月合写) 具体语言研究与语言理论研究相结合——怀念徐通锵先生,载《求索者——徐通锵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08.7。 汉藏语学报(第二期),商务印书馆,2008.8。(任主编) 关于藏缅语研究的对话,载《汉藏语学报》第二期,2008.8。(与马提索夫合写) 云南蒙古族喀卓人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8.11。(第一作者,并任主编)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语言学》中的“民族语言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与罗自群合写) 到田野去——语言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8.12。(任主编) 发音人的选择与合作,载《到田野去——语言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8.12。 关于语言使用国情调查研究的几个问题,——以基诺族语言使用个案调查研究为例,载《中国语言学报》2008年总第13期。(与罗自群等合写) 反观是认识语言的一个重要方法——汉藏语系语言被动句研究·序,民族出版社,2008。 2009年: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文出版社,2009.3。 元江苦聪话概况,载《民族语文》2009(3)。(与常俊之合写) 宏伟壮丽,为民造福,载《语言文字应用》2009(3),《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11)转载。 从藏缅语语法演变层次看独龙语和景颇语亲缘关系的远近,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3)。(与崔霞合写) 论跨境语言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3)。(与乔翔、邓凤民合写) 景颇语词汇化分析,载《民族语文》2009(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0(5)转载。 片马茶山人和谐的多语生活,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6),《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10(4)转载。(与余金枝、余成林、林新宇、范丽君合写) 赵庄白语概况,载《语言研究》2009(3)。(与赵燕珍合写) 汉藏语学报(第三期),商务印书馆,2009.8。(任主编) 量词的深入研究必须进入跨语言比较——《汉藏语系语言名量词比较研究》序,民族出版社,2009.8。 云南里山乡彝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9.8。(第一作者,并任主编) 泰国万伟乡阿卡族及其语言使用现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第一作者,并任主编)。 泰国阿卡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第一作者,并任主编) 元江县羊街乡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9.9。(第一作者,并任主编)。 西摩洛语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商务印书馆,2009.9。(第一作者,并任主编) 怎样办好高校民族语文专业,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1.26。 西摩洛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12。(与蒋颖、崔霞、余金枝、邓凤民、乔翔合著)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六十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12。(任主编) 构建多语和谐的语言生活,民族出版社,2009.12。(任主编) 景颇语“宾谓同形短语”的特点及其成因,载《语言学论丛》第40辑,2009.12。 侗台语语源探索·序,民族出版社,2009。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语语法教学难点释疑·序,商务印书馆,2009。(并负责全书审订) 戴庆厦访谈录(由蓝庆元整理),载《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7年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喀卓人的双语关系——兼论双语关系在语言国情研究中的地位,载《中国语言资源论丛》(一),商务印书馆,2009。(与蒋颖、邱月、常俊之、赵燕珍合写) The Application of Substrate Theory in Research on the Ethnic Languages of China, Issues in Tibeto-Burman Historical Linguistics(藏缅语历史语言学),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日本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2009. 2010年: 怎样培养有扎实功底的民族语言研究博士,载《民族教育研究》2010(1)。 耿马景颇语的语言活力,载《澳门语言学刊》2010(1)。(与蒋颖、乔翔、朱艳华合写) 论量词的功能与演变——汉语景颇语量词比较,载《吕叔湘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2010.2。(与蒋颖合写) 语言关系与国家安全,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2)。 藏缅语选择疑问范畴句法结构的演变链,载《汉语学报》2010(2)。(与朱艳华合写) 李方桂全集·印第安语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任主编,并撰写“编者序”) 语言学研究要结合国家需求和学术前沿——以办好《汉藏语学报》为视点,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3.5。 办好高校民族语文专业的几个认识问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3)。 高校民族语文专业教育经验谈,载《中国民族》2010(3)。 汉藏语学报(第四期),商务印书馆,2010.4。(任主编) 墨江哈尼族卡多话概况,载《汉藏语学报》第四期,商务印书馆,2010.4。(与赵敏合写) 泰国清莱拉祜族及其语言使用现状,民族出版社,2010.5。(第一作者,并任主编) 片马茶山人及其语言,商务印书馆,2010.6。(第一作者,并任主编) 语言冲突问题探讨的新贡献——语言冲突研究·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6。 方言和普通话应和谐共存,载《社会科学报》,2010.6.3。 藏缅语族语言研究(五),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8。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积极影响少数民族语言生活,载《语言文字报》,2010.9.2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